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47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8页 (第2/2页)


    “OK!”

    “我学古筝”雪兰的选择出乎冰兰意料,都学乐器?隔壁会不会找来?“建华想好了吗?”

    “咱们家会不会很吵啊”建华眉头紧锁。众人一想可不,三个人都练起来真的可能会很吵。

    “我可以去外面练的”程斌道,小提琴的确可以,到了冬季或许还可以去找哪个礼堂练。

    “我跟建华学毛笔字,画国画”雪兰平时没少跟建华练字,也跟程斌学画画。冰兰觉得那样会更适合她的气质。雪兰有种很独特的气质,安静而柔美。如果拉小提琴应该也很好。

    “我还是继续吧,老师让我们要锲而不舍”建华道。现在性子被磨得好了很多。

    “那就这么定了,我这几天再去买辆自行车,文英和建华明年吧,明年也给你们买。”这个消息是大家都喜欢的,现在出去没个自行车就要靠走路。

    冰兰带着他们去少年宫,手风琴好像是大家的首选。小提琴的确不多,尽管程斌已经初中了,老师还是将他留下,这个年代没人拒绝一个好学的学生。老师是一位刚平反的老老教师,年龄大了,只能教教孩子们。

    一首《沉思》让所有人沉醉,冰兰都有种想要学的冲动。果然,程斌、雪兰、文英全部选择了小提琴。冰兰在老师的指点下买了三把小提琴及练习用的书籍曲谱。

    都安置好后,冰兰给大家做了计划,早上晨跑锻炼,回来听英语洗漱做饭吃饭,听广播。准备上学,中午回家做饭吃饭休息,晚上放学都先完成作业,读英语写单词。做饭吃饭,程斌、雪兰、文英去外面小树林练琴,剩下的一个练毛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后自由时间。

    周末上午上课练习,下午自由活动。

    冰兰一天三顿回家,一个班的几乎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第一学期都是基础课公共课。北大目前没有小课堂,都是大课,很多人去一个教室听讲。

    “谁是夏冰兰?夏冰兰有人认识吗?”生活委根据入学填报的家庭情况开始发放本月的助学补贴。助学金一共分三等:一等22,二等18,三等14,四等9.6,五等五块,六等0。冰兰的是三等14,。

    生活委问女生,女生也没人认识,后来班长一查,“这个夏冰兰跑家呢”

    “她不是唐山人吗?怎么跑家?”

    “也许是住在亲戚家吧,等上大课了在前面喊一声”

    生活委在《中国古代史》的课堂上一喊,所有人都认识夏冰兰了。

    “我可以不要吗?”

    “可以,这是学校根据家庭情况评估出来的,你要是不需要我可以申请退回。从助学金里除去你的名字,但是你确定你不需要吗?”她家不是只有一个爸爸赚钱吗?家里还有五个弟弟妹妹。还不算困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