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9页 (第1/2页)
冰兰只是怕麻烦,如果别人知道她在外租房,一定会提出疑问,到时候更麻烦。“我不需要” 冰兰不要助学金,在这个一元钱能买一斤肉的年代,决绝了14元。本来不好奇的也好奇了,一个系的几个女生将冰兰周围的几个人换走。 “我是历史的蒋招娣”“我是考古专业的方敏”“我是历史系的何琼”“我是曹华” “你们好,我是历史考古专业的夏冰兰” 下课后,几个女生坐一起聊起来,“你为什么跑家?你的家在这边?”曹华道。 “我弟弟妹妹在这边上学,我堂哥给我们租了房子” “哦,你弟弟妹妹怎么不在老家上学?”女人很八卦。 “我堂哥说是这边教学好” “为什么都是你堂哥” “因为他是我堂哥” “哦!”几个人明白了,好像又没明白,“周末怎么安排?我们想去逛公园,要不要一起” “我要送我弟弟妹妹去少年宫,还要做饭”冰兰很不想跟这些人八卦。 “ 哦,那你很辛苦,每天要做饭”众人眼神开始同情。 “那你为什么不要助学补助?你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方敏终于想起他们来的目的了。 “我堂哥说钱要留给需要的人,我们的钱够用就不需要补助了” 众女打量冰兰,跟他们穿的差不多,感觉好像是好一些。 “你表哥干什么的?” “卖鱼的”有完没?冰兰一一作答。 卖鱼的也发财了? 事后倒是没人再来八卦,邀了几次冰兰,都被拒绝后,冰兰的日子彻底清净了。她开始大量看书,历史的内容太广,她想鉴定一件东西,就要了解东西所处的时代背景。那就需要海量的知识做基础。 冰兰觉得,不管是音乐还是书法都是陶冶人的情操,沉淀人的性情,提高人的品味,而书籍就是最好的催化剂,她拿出很多书,也出去淘书。如果不是她亲眼所见,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如此渴望知识。 一个书报亭前面挤满了手拿人民币的人,大家都在买书买报刊,宁可少吃一口饭一顿菜也要省出钱来买书。还有人跟她一样去旧书市场和收购站去淘书。图书馆去晚了根本没地方,这种气愤感染着冰兰,她偶尔也会带弟弟妹妹过来看看大家努力的样子。 “他们里面很多失去了几年书读时间,要想将那些补回来就只有奋进。我带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别后悔,人的一生时间太短”冰兰道。 孟母为什么会三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确很大。冰兰就这样偶尔激励一下几个小的,作用显而易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