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九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3/3页)
不过,当时的盟约中,仅仅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联合,并没有涉及多少军事上的合作。而这次不一样,陆相东条英机亲自抵达德国,促成协约的达成。作为一名以研究战略为己任的将军,秦彦三郎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 日本和德国不同。 在欧洲,除了苏联意外,英国也好,法国也罢,在欧洲的兵力部署都不多。除了海军之外,别无称道。而苏德缔盟还不到一年,两国交战的迹象不明朗。德国没有后顾之忧,只要在陆上即便英法联军,德国就能称霸欧洲。英法在本土的常设军加起来还不足80万,其他小国的军队数量,更是不堪。 可日本呢? 几个周边的对手中,最弱的是中国,其次是苏联,最后才是美国。 每一个对手的人口都过亿,军队更是以百万计。实力最差的中国,就有陆军300万。 美国就更不用说,日本根本没有能力进攻其本土。日本的战列舰也好,航母集群也罢,设计上都以6000海里的巡航能力为基准,这就意味着,日本海军,从本土出发,将所有的油料都用尽之后,还看不到加利福尼亚的海岸线,就是给美国示好。表明日本没有进攻美国本土的实力。 但实际情况呢? 日本军方对攻击美国比打了鸡血的疯子都要兴奋,美国的强大,早在十九世纪末,就一直是世界上的第一强国。似乎,只要将美国拉下马,日本就能取代这一位置似的。 尤其奇怪的是,在日本,哭着喊着要进攻美国的,并不是海军,米内光政等海军名宿都是反对和美国开展的。 反而日本陆军,却叫嚣着要和世界第一强国比比高下。 东条英机。 一个对战争有着狂热幻想,但对于战略一无所知的疯子。梅津美治郎不清楚,在这个狂人的带领下,帝国是否会走入深渊。不过他也非常无奈,因为东条英机虽说对战略一无所知,但对于把握人的心里,却是剑走偏锋,完全符合少壮军人的偶像标准。 老子天下第一的雄心,和不相匹配的实力。 每每想到这里,梅津美治郎总会皱起眉头,在心底暗骂一句:“白痴。” “大将阁下,您不舒服?” 耳边传来秦彦三郎关心的问话,梅津美治郎才从沉思中醒来。故作轻松的说:“我是想到了一个后辈,这个家伙脾气又坏,还没有人缘,固执的就像是茅坑中石头,真是让人担心。” 秦彦三郎愣了愣神,心说:后辈?不会是溥仪吧? 随后,秦彦三郎心中判定,不应该是他。溥仪在满洲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傀儡,是仆人的角色。梅津美治郎也不会带着欣赏的口吻去评论,那么就只能是一个侄子一辈的年轻人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积极,有时候,我也担心哪一天醒来,这些按捺不住寂寞的家伙,又要搞事。不过现在好了,那些家伙一有闹事的迹象,就可以送到中国战场上。”秦彦三郎想起了‘二二?六’的那段日子,连天空中都充满这血腥的阴霾。 梅津美治郎没有解释,他不过将东条当成永田铁山的一个小跟班来看待。 而梅津美治郎和永田铁山是同学,在陆大的时候,是力压其获得首席生的存在。自然不会重视东条英机的才能。 “或许帝国因为出现了这些不甘寂寞的人,才会变得不一样吧!哦,对了,参谋部的战役推演进行的怎么样了?” 梅津美治郎转移话题,有话没话的问道。 “我个人倾向于曾一阳会乘着关东军兵力上的空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所以,榆树的战斗根本称不上是一场战役,充其量不过是一场正面的试探**锋。在南满的那支部队,第2课已经收集了一些资料,兵力要比预期的少一些,但攻击力很强。关键还是在北满。” 说起战役推演,秦彦三郎有一肚子的苦水,关键是底下没有人重视,甚至连司令官这段日子,对战役推演也并不热衷。 “北满?”梅津美治郎离开的时候,嘴中还嘟囔着,似乎想要探究其中的真相。(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