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8章 苏轼进套  (第1/2页)
    宗室要建造书院,这个消息传遍了汴梁城。    建造书院,除非是在城外,否则就准备大出血吧。    汴梁居,大不易。    汴梁的服务行业发达,所以这话说的是房价。    当初沈安建造邙山书院时就是买了相邻的三家宅子,耗费不菲。    如今要建造宗室书院,而且据闻是沈安负责,外城想卖房子的人家都在翘首以盼,希望沈安能看中自家的宅子。    可沈安却在家里蹲着,据闻每天都在守着媳妇,堪称是汴梁最佳夫君,一时间引得汴梁那些女人们赞叹不已。    “杨御史,你那女儿莫不是美若天仙?”    御史台里,大清早没啥事,大伙儿先聊一聊,结果有人就说到了家里女人的牢骚。    “……家中的娘子说某不顾家,某说公事繁忙,可那女人却说沈安连官家交代的事都能放一边,只为了在家中陪娘子……杨御史,你那女儿定然是美若天仙吧?”    “是啊!昨日某回家,晚饭时娘子提及你女婿,那艳羡,啧啧!”    同僚们难得搭理杨继年,却是为了他的女儿。    杨继年负手而立,双手在身后互握,还摩挲了几下,然后板着脸道“小女……只是普通罢了,某常年教导她要重德行……女子重德行,而非是相貌……”    可他更愿意承认女儿貌若天仙,因为只有帅老爹才能生出漂亮的女儿来。    不过按照自己的人设,杨继年只能说女儿的德行感天动地,所以才有沈安的眷顾。    “此言甚是。”    程颢赞道“女人在德不在色,杨御史此言正和某之意。在某看来,德乃人的根基,德深厚,则性情醇厚,若是人人如此,天下大治矣。”    苏轼今日依旧是擦着时间点来的,差点迟到,他吃完了馒头,慢条斯理的道“某和沈安乃兄弟之交,杨御史的女儿某见过,德行却是第一。”    这是背书,杨继年微微点头。    苏轼在御史台大抵是快活的,快活得大伙儿把他当做是十多岁的年轻人。    程颢赞道“教化才是大宋的根基,百姓教化了,施政自然毫无迟滞。杨御史面对夸赞依旧毫不动色,可见也是德行高深,否则哪里能教导出那等出色的女儿……沈安有福气啊!”    从沈杨两家联姻之后,外界都在觉得按照沈安的条件来说,怕是连驸马都做得,最终却便宜了杨卓雪。    而程颢就是第一个称赞女方的人,让杨继年也难免对他微微颔首,表示感谢。    这人竟然这般友善?    程颢想起御史台里对杨继年老古板的评价,突然觉得有些不公平。    看看,看看,这是多友善的一个人啊!    往日定然是大家对他太过苛刻了,所以才渐渐产生了隔阂。    这是个机会啊!    程颢到御史台的时间不短了,可在人际关系上却建树不多。    这样下去不行啊!    他想到了这个,就微笑道“哪日有机会,某请杨御史饮酒,一起探讨一番学问和德行如何教导……”    他觉得自己释放的善意足够了,可杨继年却婉拒道“这个……多谢了,只是最近家中事情多……”    程颢想起他有个儿子,就笑道“女儿嫁出去了,儿子却还得接着教导,为人父母的不容易啊!”    杨继年点头,然后转身回去。    程颢的目光跟随着他一路过去,在上台阶时,好像……    杨继年好像是跳上去的?    某的眼花了吧?    这般稳重之人,定然不可能。    程颢觉得自己的眼花了,就说道“关心娘子虽然是佳话,可官家交代的事情却不能不做吧,此事还得要给沈安提个醒……”    “弹劾吧。”    沈安在御史台的名声臭不可闻,刚才的夸赞一过,御史们马上化身为疯狗,准备开咬了。    “这是懈怠公事,而且对官家不敬。”    “关键是他没有告假,这个就比较恶劣了。”    “程御史怎么看?”    有人问了程颢,想看看这位新人敢不敢对沈安下手。    这是个标准,进了御史台你就得浑身胆气。秒天秒地秒空气,说的就是御史。上到帝王,下到百姓,就没有御史不敢弹劾的。    这也是个扬名的好机会。    所以程颢毫不犹豫的道“此事对陛下不恭,懈怠公事,当弹劾。”    苏轼本来对程颢颇有些好感,闻言就说道“这只是小事罢了,咄咄逼人的有意思吗?”    程颢本是应付一下,觉得弹劾也轮不到自己,可听到苏轼的话后,他下意识的就反驳道“这是对他的提醒,有好处。”    苏轼不喜欢这种长辈般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需旁人的指教。”    程颢被这一下顶的难受,边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