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1章 (第1/2页)
乔安故意说:“我还以为你不喜欢少尉,但又好像不是这样。” 列文觉得自己冤枉极了,他努力解释,力争自己清白:“我怎么会不喜欢!我们只是对彼此的文字太熟悉了,太了解彼此是怎样的人了,所以根本没有近距离地接触的必要。” 乔安若有所思。 两位作家身为同一时代的大文豪,一人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与“残酷的天才”的集合体,一人是身具“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既相似又不同,他们的文字犹如镜子,既折射着书写者的灵魂投影,又倒映着所有阅读者的痛苦与不堪以及人性的幽邃。 他们既会因对方的文字感到如获至宝,但又谨慎地选择停在原地,将对彼此的印象停留在最美好的刹那。 简而言之,距离产生美。 这一句话,让乔安顿时对列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报以了最大的理解。 这大概就是文豪之间的乐趣吧。 而当列文离开的时候,脑海中还在思考,他真的表现得像是很讨厌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尉吗? 直到他坐上马车,车夫侧头问他:“先生,您要去哪里?” 列文愣了一下,等等,他怎么忽然从公爵府里出来了。 夜间,列文苦恼地伏在桌前,继续写着自己的日记。 ——“我艰难地对车夫吐出一个地址,怀揣着满脑袋的迷思,来到了这段时间我避之不及的出版社里。” “‘真难得呀,列文先生,没想到您居然会主动来找我。’我的编辑这样说。” “‘您对我的帮助我都记在心里,好久不来莫斯科,当然要特地来拜访一下您。’” “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虚伪,同时又是那么的痛恨我动不动就耳红的毛病。我佯装什么都没察觉到,笑着同看到的每一个人问好。” “感谢我的编辑,感激他没有揭露一切,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衷心地愿意承认他是个表里如一的好人,他美好的品格犹如王冠上的宝石般闪耀。” “我不敢抬头看他,便装作忙碌地为其他人签了几个名。最终在编辑宛如恶魔的微笑下,我许下犹如无数卖身契的承诺,并成功领到了我的任务,那宛若小山的需要签字的印刷制品。” “他笑着安慰我:‘这是最后一次了,我们已经在改进印刷技术,尝试着将签名当做花纹直接印刷在书签或者书籍上,下次就不需要手写这么多了。’” “我真怕我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了。” “直觉告诉我,今天的进展有哪里不对,但是一切又如此的自然。” “我回到我常驻的旅馆内,两眼无神地休息了好久。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