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4页 (第2/2页)
给自己揽事的人。 顾庆海这两口子还真是好命,以前大家看着他们两一辈子也没个生儿子的命,但谁知道人家能遇上这么个女婿呢 时也命也! 等大家热闹过后,各地的高考冲刺班能开的都开了。 别说知青们了,连各处的老师、工人、复员的军人甚至干部闻讯都一起上起了夜校,想着考个大学拼一把。 两人结了婚后,顾庆海两口子算是彻底对林绪之放了心。 其实乡里乡亲的,有不少人劝顾庆海,让他放聪明点,别让自家的女儿女婿去考试了。 也不是他们起坏心毕竟林绪之也是京城里当官家庭里出来的,他这娃是个好孩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但这并不代表人家家里也乐意自家儿子娶一个农村闺女回去。 这要是一辈子待在宁远,那天高皇帝远的,他们父子感情也一般,想管也管不着。 但一旦人通过考试回去了,那边再使坏,吃亏的还不是自家姑娘 与其这样,还不如安安分分的在这边待着。 顾庆海刚开始倒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被李秀英给血腥镇压了。 她本来就对顾妩放弃了工农兵大学满心不愿意,现在好不容易又有了机会,让闺女女婿一起上大学,当人上人,她哪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所以高考报名开始的时候,两孩子还没动呢! 她就先激动上了,偷了户口本就塞给顾妩,让她把该带的手续带全了,赶紧去报名。 第260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30 顾妩被她这一手弄得有些囧囧有神, 但因为涉及到恢复高考, 她只能装作啥也不知道, 偷偷跟林绪之一起报了名, 然后抓紧时间复习功课。 说实在的,这时候的课本与后世比起来, 那是又红又专又简单。 但这次考试却并不简单。 在这之前整整十年里, 国家招收人才的方式都是根据推荐审核。 所以数以千万计的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就直接断了前途。 不说别的,单说知青这一群体, 到今年为止,十几年里积了差不多两千万人有余。 当然,这里头除了高中生,也有初中毕业后就上山下乡的。 在这个知识被严重轻视的年代, 这部分人的学业基本上已经彻底荒废了能自己在插队途中自学完高中课程的,那是少之又少。 就算能在这种大形式下,一直不放弃的,自学的水平也很有限。 而其他知青里,也不乏已经组建了家庭后,彻底放弃再次求学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