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_第35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7页 (第1/2页)

    陈秀娥当然不傻,要不是她进府时明明白白地看到府门上四阿哥府这几个大字,胤祉还趾高气昂地道以后要叫自己四爷。

    她绝逼会等到彻底确定他的身份,再趁胤禛半睡半醒间情不自禁地深情叫他的名字。

    但既然身份已经明确了,今儿个是自己的大婚之日,这么好的时机,不给从没被真情表白过的四爷一剂猛药,多亏的慌。

    没想到这人非但不知道趁机许个白首之约啥的,居然还跟得了羊癫疯一样,拎着自己上下甩了一通。

    被自己重复了一遍,就惊喜过头了,没看这么冷的夜,连外衣都没穿就跑了

    渍,情浓时叫声独有的称呼调调情而已,有必要高兴成那样吗看走的时候脸都僵成啥样了

    真古人没见过世面系列!

    其实也不怪陈秀娥穿来清朝这么时间还没搞明白各个皇子的序列与名号。

    毕竟没个皇子出生后,等过了三岁就排了序列,且起了正经的名字,并记入了皇家玉牒。

    但漫观整个大清,虽只要有当官的家里,为表避讳,都做过功课,晓得皇子阿哥的具体明讳。

    但就算知道,也没人特地跟个内宅女子说。

    且这名字它跟现代的姓名不一样。

    现在时候,甭论你是国家主席还是掏粪工人,名字只要起了就人人能叫。

    但这时候不同,康大大虽然给儿子起了名字,但除非下诏书,或者特别正式的场面,就算他也是老大,太子,小五的浑叫。

    偶尔指名带姓的叫了,多半不是在交代正式的差事,就是在生气怒骂,宫里的娘娘们也是一个性质。

    至于其他人,没爵位时叫声某阿哥,有爵位直接带爵位,比如某亲王

    还真没个脖子比刀硬的叫着皇子名讳到处嚷嚷。

    京城都这样,江南就更没人敢了,毕竟做两首歪诗都能满门抄斩的时候,读书人虽讲究气节,但命还是要的。

    而且清朝选秀只在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里头选,向顾妩府里的李格格、宋格格、即将进门的侧福晋佟佳氏,就全都是汉八旗的代表人物。

    至于汉女除非你当皇帝了,像康大大一样,每次出巡都带回来几个正经汉女,不然没戏。

    满汉不可通婚就是这么来的,不是说满族和汉族不能成婚,而指的八旗子弟不能与非旗汉人联姻。

    这是清军入关后生怕自己数量少,没过几代就被灰溜溜地赶回去才特地制定的国策。

    别看顺治康熙大谈满汉一家,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政策里头的水分。

    很多事不要看他怎么说,而言看他怎么做!

    康熙的种种举动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