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_第32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4页 (第2/2页)

年龄还小,手骨未长成,要想悬腕练字,都得六岁(实岁)以后才行,所以他平日里上课也只是背书,用沙盘划一划。

    抄书这种惩罚那是不适用的,好好的儿子给弄残疾了怎么办

    至于罚跪、不给饭得了吧,别说别人,就是康熙自个儿都舍不得。

    而且顾妩自进了上书房,虽态度不够勤勉,但每次考校的时候,凡他学过的,不论满蒙汉任何一种功课,任何人都比不过他,就是师傅们也常叹五阿哥聪慧。

    康熙不信邪,亲自下场考校了好几次,也不得不承认胤禛果真过目不忘,其他诸子多有不及。

    自那以后也就不逼着顾妩按硬性规定来了,只要求他赶紧把课补上来,跟着大阿哥的进度走。

    顾妩心里有数,他表现的聪明行,但造孽就不行了,所以他经常用功到半夜,生生补了六个月,才算勉强跟上了大阿哥的进度。

    这么一来,他也就不算打眼了,因为众所周知,外课里大阿哥的骑射武功同龄人中无人匹敌,就是康熙精心教导的太子也多有不及。

    至于内课嘛!那就不好说了,他顶多算能过得去罢了,就是进度最快,也只是占了早念几年书的便宜,无论是背书还是理解,甚至连三阿哥、四阿哥这种小的也比不上。

    所以顾妩用六个月追上大阿哥四年的进度,也不是多不能理解的事。

    其实要不要把自己的天赋露出来,顾妩也考虑了挺久,但康熙虽然爱死儿子,但只要活下来的,基本都有所长之处。

    比如大阿哥,小小年纪于骑射武功上,就有极高的天赋,如果不论修真,光从武功层面上来说,除了薛蟠,顾妩还真没见过比他天分高的人。

    太子就更不用说,才七岁,文采武功样样不差不说,难得的是政治敏感度一流,跟着康熙处理起政务来,外臣们也是常夸的。

    再说三阿哥,文章武功皆平平,但他天生一张老实人面孔,亲和力max,无论哪个兄弟跟前,他都能混的开。

    至于四阿哥,他在历史上就是康熙儿子里学问最好的他属于学霸型选手,但凡师傅教的,就有没他不能上手的。

    要是没有顾妩比着,或许他才是那个用学问碾压众人的人,所以这丫才对会那么不忿,时不时的找茬。

    既然大家伙都这么了不得,那自己过目不忘也就没什么不行的,毕竟康熙这个人他也了解点,做儿子蠢一点他还能接受,但想要在他这里有分量,你还得出色才行。

    早是他只想着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平庸点也就过了,但如今林绪之下落不明,自己想要找到他,手里还得有点权利,甚至越多越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