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夫人的荣华富贵_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3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31节 (第3/4页)

往怀里一揣,上前扯住宋书生的袖子:“快坐下,咱都这么熟了,还有啥好客气的?而且我真有一些字不会念,你要不教我,我就找不到请教的人了。”

    读书人大多清高,只有宋书生愿意和他们这些卖力气的人打交道。

    见陈平铁了心地不打算往下念了,老客们只得叹着气,依依不舍地散开。刘叔不放心,一个劲地回头叮嘱:“平子你明日一定要早早地来啊。馄饨都不用你包……”

    宋书生越发觉得奇怪。

    不多时,陈平就把热气腾腾的馄饨端到宋书生面前,然后颇为珍惜地从怀里取出传记。他舍不得在传记上留下折痕,好在这个传记的最底下有“一二三”这样的数字作为标记,而陈平记性好——摊子上有时一口气来十来个客人,每个客人的要求都不一样,记性不好可不成——始终记得自己在哪一页上有字不会念,就一个一个地请教过去。

    宋书生果真耐心,每个字都认真教了,还主动帮着解释具体是什么意思。等教完一遍,他垂下眼睑,不动声色地问:“这……话本子有些意思,是哪家书铺买的?”

    “哦,这可不是话本子,是安信侯府的公子为他的姑母写的传记。我跟你说,公子想帮姑母找到姑父……”陈平的话匣子一拉开就又合不上了,“我今天算是知道了,话本子里的波折算什么?有时候生活里发生的事比话本子更为惊奇……你知道吗……”

    宋书生看书很快,刚教陈平识字时,一目十行也扫到了一些情节。

    他若有所思地说:“这个传记……倒是适合改编成杂戏。”

    他似乎找到一个能搭上贵勋的法子了。如果是安信侯府,由那位太夫人掌家,他找机会投靠过去,舅舅舅母应该能放下心来吧?

    第51章

    因为被陈平留了一下, 宋书生归家的时间就比平日略晚。

    他舅舅显得有些焦躁,在家门口来回踱步。他舅母虽然没有跟着踱步,但却待在院子里没进屋, 显然也担着心。等看到宋书生终于回来了, 两人明显松了一口气。

    宋书生的舅舅姓柯,舅母姓孟。舅舅个子不高, 和周围的男人比总显得有些瘦小。据他自己说是因为早年吃过苦,连累得身体不好,个子也被压住了。舅母长得其实很好看, 但因为总是板着一张脸,脸上又有两道很深的法令纹,就不显颜色好了。

    从宋书生记事起, 他就没见舅母敞怀笑过, 最多是抿一下嘴角。

    但舅母对他并不坏。

    哪怕舅母时刻板着脸,但她看向宋书生的眼神总是温和的。家里艰难的时候, 她和舅舅两个人省吃俭用, 却从来没有亏待过宋书生, 吃的用的都尽量给他好的。等宋书生五岁,已经能看出他天资聪颖,舅舅舅母还想方设法地把他送到了学堂里去。

    舅舅舅母没有自己的孩子, 家里就宋书生一个小辈。

    宋书生幼时见别的孩子都有父母, 就懵懂地对舅舅喊爹、对舅妈喊娘,结果连累得舅舅舅母狠狠哭了一场。舅母说:“好孩子,私底下怎么喊都行, 你当我是你亲娘, 我也当你是我亲儿。只是也不能忘记你真正的亲娘,你就当自己有了两个娘。”

    但其实宋书生从未见过自己的生母。据说那个可怜的女人在他半岁时就去了。

    “今日路过馄饨摊时与陈平大哥聊了一会儿, 他有些不认识的字要请教我。”宋书生主动解释自己晚归的原因。与舅舅舅母打过招呼,他进了院子东边的一间小侧屋。

    屋子里供着宋书生生母的牌位。

    按说宋书生丧母时根本没记事,他母亲的牌位就应当是由他舅舅站出来为亡妹而立。但这个牌位显然是以宋书生的名义为亡母立的,而且没有按照时下立牌位的格式去写,只简单写了亡母之位的字样。

    牌位是舅舅定制的,按照舅舅的话来说:“因为你母亲姓宋,你的姓氏随了你母亲。但要是把你母亲的姓写在牌位上被外人瞧见,难免又生出许多风言风语,故而只这么简单写一下。咱小门小户没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