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2节 (第4/4页)
不爱打听别人的事。倘若别人主动说起,那么她也会听着,就只是听着,绝不会寻根究底往下问。她若生活在现代,绝对是职场上最受欢迎的那种同事。但在这个时代,她与人交往时显得淡淡的,或许会有人觉得她清高而不近人情。 这会儿,木姨娘就没问太夫人给了金姨娘什么赏赐,为何她看上去那么开心。她甚至考虑到金姨娘肯定有话要对心腹说,直接喊了儿子奶娘来,叫她用小包被把小主子裹好,这就打算回去了。 结果……没能回去。 因为双胞胎里的妹妹嚎啕大哭。她比姐姐少丢了一次玩具,这怎么能行呢?弟弟帮姐姐捡了多少次,就得帮她捡多少次。木姨娘只好叫奶娘把傻儿子丢回炕上。 金姨娘看着女儿们愁得不行:“这两个天魔星哎!” “姐姐怎么又抱怨上了?要我说,三娘、四娘这样子的性子正正好呢。”外间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是玉姨娘。玉姨娘自己没有生养,因为特别喜欢双胞胎姐妹,所以经常来金姨娘这边消磨时间。先侯爷去世后,玉姨娘不用避嫌,来得就更勤快了。 双胞胎是府里唯二的小姐,按照排行应该是大娘、二娘。但因为她们出生时体重偏轻,虽然大夫说她们胎里养得不错,但大人还是担心她们不好养活,于是先侯爷就说按三娘、四娘这么叫吧,为的是要骗过阎王爷,说府里没有大娘、二娘两个人。 那会儿府里只有两个男孩,老大詹权、老二詹木舒。若是不知道内情,还以为双胞胎姐妹的排行是跟着兄弟们的排行一起走的,显得被家族看重。金姨娘那会儿还暗喜了很久。但现在府里多了一位男丁,所谓跟着兄弟排行走就不成立了。 玉姨娘刚来,自觉在外间消着寒气。其实姨娘们彼此住得都很近,快步走来根本吹不了多少风,玉姨娘身上并无多少寒气。但是幼孩精贵,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金姨娘正好找玉姨娘有事,瞧着人来了,冲着木姨娘笑了下,快步去了外间。 玉姨娘的出身连金姨娘都不如,是府里最低。金姨娘虽然是商户,但祖上是大商人,他们家始终是良民。玉姨娘却是戏班子班主的女儿。戏班子出来的都是贱籍。 姨娘们出身好一点的比如金姨娘,她娘家有姓,大家就用姓氏称呼她。玉姨娘呢?只有一个名叫“似玉”,姓氏不知是什么,她也无意说,大家便称呼她为玉姨娘。 若以为玉姨娘出身不好,定然貌美如花。这又错了。 其实玉姨娘只是五官端正,比普通人好看些,但算不得什么绝世大美女。 姨娘中长得最美的是木姨娘,其次是金姨娘。所以也是她俩最得先侯爷喜欢。男人在某些方面真的非常诚实,因为喜欢才会多交流,交流得多了才能生出孩子来。 不过玉姨娘倒是有些资历,她比金姨娘还先入府,那时先侯爷才打了一场叫别人不敢想的以少胜多的大胜仗。姨娘们早先关系不好不坏,不会给对方使绊子,也没想过要交好。直到金姨娘生下双胞胎女儿,玉姨娘才主动凑过来。她似乎十分喜欢孩子。有时候,金姨娘被孩子们烦得不行,瞧着玉姨娘竟是比她这个亲娘还有耐心些。 但要说特别喜欢孩子,后来木姨娘生了男孩,又不见玉姨娘凑过去。 思来想去更像是玉姨娘只喜欢女孩儿。 真心换真心。玉姨娘对双胞胎好,金姨娘也真心为玉姨娘着想。她在外间拉着玉姨娘说起来话,说太夫人口中的那位姑奶奶,说太夫人想要帮姑奶奶夫妻团聚。 “三爷写得传记虽然讲究,可就是太讲究了些,不利于在民间传播。妹妹,这就是你的机会啊,不若你去找太夫人……”在金姨娘看来,玉姨娘既然是戏班子班主的女儿,那肯定是学过唱戏的,知道该怎么去安排情节,才能叫整部传记更引人入胜。 玉姨娘却摇头:“姐姐,我知道你是想要在太夫人面前抬举我。可我如今的生活其实很不错,太夫人不曾苛责过我们中任何一个。我已经非常满意了。”她觉得自己这么本本分分的,说不得能活到七老八十。要真活到了七老八十,这辈子就够本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