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94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42页 (第1/2页)

    土著人将附近能采摘的香料全部采摘干净,晾干才给他们装上船。冰兰同样用银子与之交换。船舱还有空间,但是急着回去的人不想再等一年。

    这次不向北了,继续向西。在冰兰的指挥下船穿过马六甲到了印度洋,沿岸的热带雨林没让他们找到更好的香料。

    在看到陆地的时候,众人心中又燃起希望。一路就没遇到一个能勾同的人,这让想回家的他们越来越失落。

    船沿着海岸线找了一处港口,还是不通语言的人。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肉桂!肉桂!布鲁斯哈哈哈大笑起来,就连冰兰都开心不已。语言不通不等于没办法交易,一块一两多的银子就能买三袋子肉桂!这跟白送有什么区别?但这里只有肉桂!另外就是宝石,质地很好的各色宝石。

    此地有人看到他们穿的有明朝服饰(身上衣服太破烂,在海盗岛上让村民帮着缝的),大胆上前问他们是不是从大明来的?

    能听懂话的只有冰兰,她懂却没在自己人跟前表露过,只得跟对方比划沟通,偶尔蹦出几个词语。一般这种事都是冰兰上。

    装作打听清楚的冰兰回来跟布鲁斯说附近就有大片陆地,应该去看看。

    买上肉桂,船继续走,这次就听冰兰指挥。沿着印度最南端西侧行驶,当看到高高的卡里卡特山时,船靠过去,印度人与阿拉伯人打交道的时候多,像欧洲人种很少见到,或者有的就没看到过。

    冰兰遵守这规则,这次下去的是费尔南,陆地上的人看到外来人出了好奇没做出任何敌意的事,众人下船。这里是一座沿海港口,双方鸡同鸭讲半天后,对方里面居然有人会说点阿拉伯语。

    略通一些阿拉伯语的冰兰与之交谈后才知道这里经常来阿拉伯人,是来买香料的。原来此地和周边一些地方市场就是香料的集散地!还真找对了地方,冰兰告诉对方他们也是来买香料。

    买主就是金主,卡里卡特的统治者双手欢迎。卡里卡特的市场简直就是香料的市场,吆喝叫卖的,比比皆是。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两袋肉桂,一袋八角,三袋良姜,两袋小茴香,两袋孜然…….

    在欧洲贵得要死的东西在这里不值几个钱!除了香料还有很多当地产品,棉布就是其一,而且便宜的要死。就连布鲁斯都惊呼发财了!宝石也是这里特有的,据说来自不远的一座岛上。他们当然知道就是刚来的那个地方,他们已经买了,比这便宜一半!

    冰兰与布鲁斯商议了一下,给每个船员发了十两银子,除了占地方多的不能买,不管买什么都属于自己。因为船已经被装满了,根本没地方再放任何东西。

    船员早就跃跃欲试,拿着钱都去消费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