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97页 (第1/2页)
冰兰的话可能说重了,邱清扬小脸憋得通红出去,只道一句:“外孙谨记外祖母教诲。”北方庄户人家一般称呼娘家母亲为姥姥,讲究的叫外祖母。冰兰不介意,但愿他能醒悟,不然闺女真的会伤心难过。 所有人禁止进入地道后,通往庄外的地道开挖了,线路三条,一条地道挖到了黑炭层,冰兰跟着下去看了看。这条出口选在牛岭山,出黑炭很正常。“正常挖,主意打木桩,头顶加板子,不然会塌方,要加通气口”越到山跟前,地势越高,冰兰便让地道跟着抬高。 随着抬高,地道离开煤层,到了岩石层。有那些特殊工具倒是不在乎。 外面玉米地里全种上冬小麦,地里没收获的就剩下白菜和那片红薯。粮食晒出来先分粮种,后分粮食。各家分到足够吃到明年夏收的谷子和高粱,玉米土豆只给各家一些尝鲜。大部分都被慕景峰拿去做种,马匹和牛也被带走不少,齐家收到两箱银子。这是冰兰要的,银票拿着不如现银踏实。 库房堆满的是棉花,商量的结果就是脱籽后皮棉卖给想要纺线织布的农户,有钱的用钱,没钱的赊欠,明年用棉花还或用钱还。 皮棉农户拿回去织成布便可卖钱,里面的利润不少。所以等棉花脱籽后皮棉很快被人抢购了。 棉籽变成种子分给各户和预留明年的,剩余的送到白家和齐家族里。同送去的还有一卷弹好的棉花,一块棉布。 地里的柴禾运回来做了各家的燃料,做饭这回不用砍柴,秸秆就足够。家家院子里便起来一个个柴堆。 黑炭只给各家生火炉用,就这样一个冬季下来也要不少。穆大人一车车往外运黑炭,都是记账,冰兰不怕他们赖账,最后总是要还的,不还就给好处! 为了平衡开支,黑炭还是被卖给了铁匠铺子和附近镇上县城百姓。不久赵家商队带着盐巴回来了,因为要去采购茶叶丝绸等物,他们每次出去都要绕一大圈才回来。 盐巴是售卖后留下给村民的。家家需要盐巴,养牲畜也要盐巴,盐巴对他们实在是太重要。 赵家在庄子里摆了摊位对外卖盐巴,钱和东西都可以,于是盐巴很快没了。冰兰家收到一袋盐巴,一箱茶叶,一些干海鲜,这是赵家给他们的礼物。 对一个有牧场的人家远远不够,他们花钱买了部分。赵信清说明年想带一些粮食直接去西昌国,别处乱着,他们是不敢去弄其他物资的。 “从咱们庄子去你们换盐的地方多远?” “半个多月的路程。来回顺利的话一个半月。” “明年我会留下一些粮食”她很想跟着去西昌国看看,据说产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