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81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13页 (第2/2页)

挖,突然湿粘,怎么弄都不好弄。那几亩地全家老小稀稀拉拉干了十来天。

    出来的土豆一半被署衙买走,剩下的三家分分做储备。玉米能煮着吃了,这几天虾仔每天都去掰一筐三家吃。冰兰说了,如果赶上暴雨天玉米怕是糟蹋了!还不如吃到肚子。

    在冰兰这个理论下,三家每天都有玉米吃。冰兰偶尔让老牛驮着给外婆家送去几袋子分分。

    一场暴风雨后,冰兰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玉米秸不是倾倒就是折断。眼前的残像让人欲哭无泪。

    署衙管粮食的官员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放着等着干瘪,不放?这么多青玉米怎么吃?有的已经快成熟了,真是可惜!隔了两天衙署下来大批人手开始收嫩玉米,这是咋回事?

    一打听,原来临海城为了帮助内地百姓度过饥荒,将青玉米低价卖给那边的百姓。呵呵,真是一笔好买卖,也就官府有那么大的魄力!天启帝不知道会不会吐血?要高产粮种一直没要到,内地遭灾了需要救急,孙萧寒真的救急了,只是用了青玉米。

    发愁的人们不用再发愁,一个个兴冲冲冲进地里掰玉米。好在有点收入,冰兰拿了几根老玉米用小磨磨成玉米糊,这个煮粥炖汤倒是可以。顺便弄点青玉米放空间。

    玉米的事终于算是解决了,人们眼巴巴地注视着水稻。水稻扬花季节,一场场风雨却将大片水稻打压下去。

    “今年要减产了!减产了!”李婆子道。

    冰兰还在看着外面肆虐的天气,屋外的泥墙已经不敢重负纷纷落地,雨水透过缝隙进入屋子。

    幸好他们住的地方地势高,挖了排水,水没有漫到屋子。已经下了半个月的雨了,冰兰他们天天都在用雨水。幸亏备的柴多,不然做饭都成问题。

    第454章 海盗的女儿  12

    萧老六和潘大雄一直没回来, 两家通过房顶聚在一起做饭。风雨大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敢睡觉,就怕屋子北风吹倒。再继续下去不是减产,而是绝产,幸好各家粮食都充裕。

    没想到这场雨会持续三个月。中间就是停也是很短的时间。三个月两家的男人都没怎么回来, 回来也是匆匆,偶尔让人捎信暂时回不来。

    天启帝书案上堆了各地报灾的折子,都在要求朝廷赈灾。赈灾?他用什么赈?中原大面积绝收,剩余的也是减产。寻找食物成为人们活下去的动力, 百姓离家, 盗匪猖獗。

    赈灾想到朝廷了?那他向各地征集的粮草怎么没到?孙萧寒!看到孙萧寒的折子天启帝更生气,朝廷要了多次的高产粮种迟迟不能送来。在他们这些人眼里百姓算什么?都是一副算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