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4页 (第1/2页)
“这是好事,明天奶奶陪你去社区,让他们帮着宣传,你让徐爷爷去别的小区再动员一下,我看那些书本的都当废品卖了,看着就可惜”老太太一听藏区的孩子们连学都上不起马上表示支持。 家里陆续来了几个人,几乎都是开车来的,冰兰能听到汽车来去的声音。刘敏将最后一份药材卖掉后将钱给了冰兰:“数数,大概有三万多吧,现在虫草最抢手,要是能带,以后你就带它。再等上两三年,价格还会涨很多。 现在的人都讲究养生了,不差钱,什么好吃什么。也不讲究该不该补,总之是好东西就行。那个满大街卖的保健品里有什么?弄点大豆牛肉的就能卖出天价,明白人都开始买看得到的这些药材了。” 冰兰感觉徐大夫这些年应该没少往家带,他们在藏区的工资加不住是很高的,加上卖一些药材,徐家应该不差钱。 “阿姨,现在北京的新房多少钱了?” “大概三四千吧,老贵了!一个月工资才一千块,买一套房子要攒几十年” “阿姨说的是不涨工资的时候,可是我们的工资年年涨,以后买房子就是小意思了!钱存银行利息总不如买房子来得实在。我看你们这个小区很旧了,为啥不买个新房?”刘家住的的单位分的房子,以前没有大平米,她没觉得宽敞,在后人眼里还是很窄。 刘敏被说动了,冰兰道:“阿姨看着哪儿有好小区帮我留意一下,我这次还带了两块老茶砖,都是在藏区收来的,听说现在普洱茶涨了很多,我去卖卖看,钱多了就在北京安家” “好,阿姨帮你打听一下”刘敏觉得这孩子太有头脑了,敢情背了一大包干货! 一早刘敏吃过饭上班,徐奶奶带着冰兰去社区说明来意,热心的社区工作人员立刻答应下来,回来徐爷爷也得到几个小区的支持。老两口要多发动群众,一定帮着冰兰完成任务。 冰兰道了谢,她必须走了,飞机不等人。 从96年普洱茶开始热炒,现在正在升温。冰兰拿出从1930年到1940年的普洱,每年一筒,按年号排好。都是薄荷塘两百年古树茶。今年是99年,茶叶在她上一世就存了四五十年,空间里温度湿度一直恒定,她不知道现在表现出来的是多少年份的口感。 但茶筒包装上的日期绝对是真是年份,即使储藏上差了十几年,但存茶环境那么好的谁能跟她比?还有这都是选自一两百年的古茶树,品质能差? 拍卖行一下子收了这么多高品质多年份的茶不敢确定品质,迅速召集茶叶届老专家来品评鉴赏。 冰兰只能等,但她要去义乌小商品市场去买文具,买各种本,学生运动服。她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