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4页 (第1/2页)
冰兰待了几天,叹口气要回去,徐敬明将她拉住:“我们可以多住阵子,我让林东他们带着货回去了,以后我在港口给他们准备物资,通过火车运到腊戍,他们在那边等就行。 公路设关卡,到了腊戍只能转小路进境。这个理由还算说得过去,随后为了抽到更多物资,夫妻转到新加坡和马六甲。那里货轮多,想要的物品没有买不到的。 茶叶运出来换成物资,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缅甸,从缅甸中转到内地。就像抗战时期做过的事一样.他们只收了成本,偶尔还要搭上钱。这一干就是三四年,直到内部环境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为止。两人虽然忙碌却是过得最开心。 “不如咱们就留在外面不回去了“徐敬明提议。 冰兰也想,可是他们不回去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你也说了落叶归根,回去吧!等有机会了咱们带孩子们一起来。” 冰兰惦记着她的老茶树,她去不了了,将老茶树交给了孙家寨一户村民,只要他们采来,她就会买。解放后已经没有私产了,茶园属于孙家寨。但她愿意守候着那棵老茶树。 那户人家也信守承诺,每年都会将采来的茶叶给冰兰送来。要钱也好,要盐要粮食或其他也好,冰兰从不含糊。这也使得她的茶从没缺过年份。 这一等就是二十年,徐敬明没等到陪媳妇和孩子们一起去度假,去旅游。他觉得很愧疚,如果不是自己拦着,媳妇也不会窝在这里哪儿也不能动。他不知道社会是这样发展。 “对不起”这是他最后留给冰兰的话。 “傻瓜,有什么对不起的,我们真离开了,就看不到孩子们了!那样我们一样不开心。我说离开,其实怎么舍得?茶是我的人生,我怎么能离开他们?没有他们我活着都没了乐趣” 徐敬明含笑离开了,不管冰兰说的是否是真的,但他有一点确定,媳妇离不开茶。徐敬明走后,冰兰的生活很简单,她不愿意去儿女身边,她就守着她的院子,她的茶。 但她一样惦记着她的海边别墅,岁月流逝,冰兰觉得自己也等不了了,她没等到和孩子们去海边别墅,却等到了一个不速之客。 中日友好建交,一个中年男人带着翻译找到冰兰。“您好,我叫藤井良哲,我父亲是藤井小林,他让我向您问候”男人规规矩矩给冰兰鞠躬,送上一份礼物。 “你父亲还好吗?” “还好,已经垂暮,不然他会亲自来” “我知道,你爷爷就惦记着这里的茶,你父亲一样。他是不是说要老树茶?”冰兰很开心,这天终于等到了,她一定宰那个小日本! “是,您是不是一直收藏着那棵老茶树的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