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6页 (第1/2页)
“没问题,咱们每月按十块给他们发工钱。我想跟你们一起去, 让娘留下给大家按月发钱。别的做不了, 你们的吃喝我是能保证的” “也好,听说这次征召的人很多是妇女, 孩子, 老人。强壮年去打仗了,老人孩子都上了咱们也不能差了, 只是要辛苦你了” “没什么,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的。” 徐敬明说有位缅甸华人金先生自己出钱在怒江上建了一座惠通桥, “我们可能没他那么大的能力,但我还是想做点什么” “修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在陡峭地段削坡劈岩,交给妇女孩子是在是危险, 你跟工程人员问问, 我们承包一段危险的路段。人员我们带一些, 剩下的用他们征集的, 工资和吃用咱们负责。” “嗯, 这比修一座桥更实在,马帮也会在征调中” 意料之中,冰兰临走将钱交给沈秋玉:“娘,家里就交给你了,不管我们什么时候回来,马帮弟兄们您每月按时发放银钱给他们家属。茶园的茶还是照收,作坊只要有人干就做。茶叶先存起来,等我们回来再说” 沈秋玉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她与阮玉香含泪送走亲人。 冰兰想象到了困难,没想到是那么难!他们分到保山到龙陵段,从怒江东岸的龙洞江边,沿怒江盘旋而上,五十里地,落差一千多米。仿佛就在咫尺,却是无比艰险。 上面是危悬欲坠的巨石,下面是深邃难测的鸿沟。眼前是男女老少三百人,有的还背着孩子。测量队已经将线路勾画出来了,你只要按着他们设计的做就是。 “卸东西!建窝棚!搭灶!”冰兰作为队长下了命令。马帮过不来,物资只能卸到半路,剩下的全靠着这些人背过来的。 冰兰知道云南的女人厉害,能干,这次更是深有体会。瘦小的她们背负着比她们体重还重的物资就那么爬山涉水地过来了。 政府是要求征调的人自备工具,但是冰兰还是准备了一批工具。简易营地建起来后,徐敬明等人走了,他们负责运输材料,桥梁路段同时施工,需要的物资太多,不能进车,只能靠马匹和人力。 三百人编成小队,负责开山打眼的,负责埋□□破岩石的,负责砸石搬运的,还有最后平整找齐的。就是这样一群老弱妇孺一点点啃食着坚硬的土地和山石。冰兰尽可能降低着给这些人带来的危险。 自己带的前锋队将危险降低到最小才会让后面的人上来干活。尽管这样还是有人被上面滚落的石头砸伤,有人被爆炸飞出来的碎石击伤。相对别处伤亡已经降到了最低点。 工程进步要求快,开始要求质量,后来只要求能走车,原因只有一个,前线吃紧,尽快通车! 在徐敬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