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3页 (第1/2页)
书兰带着三个孩子是在27年来易武的,她直接来找冰兰:“你姐夫让我们娘四个来找你,他说云南可能要乱一阵子,让我听你的” 已经三十多岁的书兰有三个孩子,大的初晴已经十四了,小的初杰也八岁了,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十一岁,冰兰考虑着该怎么做,几个孩子都在上学,易武没有好的中西学校。 此时去国外也不是好时候,除了大学好一些,下面的中小学种族歧视很严重。除非上华人学校。冰兰纠结良久都拿不定主意,书兰没想到孩子上学的问题,只是觉得这里比思茅更安全一些。打仗很少到偏远地方。 “有炫瑞的消息吗?” “就别提他了,从那天就是个有主意的,上次参加什么活动被抓了,还是你姐夫找人将他弄出来的。”书兰没好气道。 “几个孩子我在考虑他们上学的问题,如果短时间怎么都好说,就怕拖上一两年还不稳定,孩子的学业怎么办?”冰兰道。 书兰道:“初晴已经十四了,过两年就要操持找婆家,她倒是好说,两个小的加上你家两个怎么办?” “是啊,怎么办?”冰兰笑道。 “怎么办你拿主意,你姐夫就让我听你的”书兰很光棍地道。 冰兰知道就会这样,“我带你们去大理,我想在那里建一所学校,老师的事还要麻烦姐夫” 建学校?那得多少钱?书兰知道冰兰他们这些年赚了不少,竟看赚钱,没看花钱。建学校应该很容易吧! 冰兰这个提议得到徐敬明的支持,这样一行人连同沈秋玉,都跟着马队去了大理。大理本身有学校,冰兰要支持教育事业,便于学校协商将学校进行扩建,费用她出。扩建也就是将附近的地和建筑买下来拆除,加盖校舍。 冰兰提出来的条件就是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改变以前简单课程,加上西方教学内容。至于老师她来请,本以为简单的事原来一点也不简单。 留学回来的都去了北平上海等大城市,那里的薪水高,环境好。环境不单单是自然,还有人文。最后还是陈玄瑞帮的忙,给找了一对美国夫妻和一个刚回来的留学生。 美国夫妻喜欢大理自然风光,他们决定留下两年,留学生回来喜欢大理的安定。冰兰的投资让她成为学校懂事,一个拿钱的懂事罢了。战乱的云南还不知道谁当政?学校根本没钱发给老师,正好冰兰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冰兰相信战乱只是暂时,29年会稳定,稳定后的云南在教育上还是很重视的,她不在乎付出这两年。她家有钱,何况还有陈家那批茶和货,就当替陈家做善事。 事实的确如此,龙云当政后,对体制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