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81页 (第1/2页)
据说老爹英雄救美,抱得美人归。那段故事被四太太几乎说烂,院子里从大太太到烧火的婆子都知道四太太是被姥爷救了的。更是深得老爷的宠爱。 冰兰对别人不关心,她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年代?具体的哪年?看着穿衣打扮还是清朝样子,但称呼却像是民国。沈玉秋说还是有皇上有衙门的,具体的她不知道。院子里的女人都不大出去,就是出去她们也不明白政治。她们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帮着茶庄里收上来的毛料挑选茶条。 收来的毛料里面有的混合一点杂物,有的颜色规格不合格的茶条。一般品质的茶粗略挑挑,好的还是要精选一下。陈柏文做事精细,选茶这种事雇人不合适,家里一群女人做正好。 陈家的茶庄做的不算小,这是冰兰了解到的,一年走量要两三百担。走出去的茶几乎都是自己做的。陈柏文(冰兰老爹)的茶作坊不大,实力上与那几大茶庄还是有些差距。真正的好毛料几乎都到了那几大茶庄手里。 他们做的是一些中等水平的茶叶。不是不想做好的,只是好的茶园和茶树都被当地的土司和寨子把持着.想要就要花大价钱,有时候花再高的价格你也弄不来。 最好的茶园和茶树那是给京城皇宫和达官贵人的,稍次的就到了那些有实力的大茶商手中。他们都与村寨有协议,不会外卖给别人。 陈柏文能收到的毛茶几乎都是散户和偏远一点地方出来的。有些品质就得不到保证。陈柏文不是没想过突破,寻找自己的茶山、茶树。却因为环境条件的局限不得实现。 陈家的茶主要走香港,易武比邻老挝,过境转到越南,走水路出境,到广州、香港。像陈家这样走茶的很多,当然也有将茶叶运到思茅和昆明的,到了那边一般是送去京城和西藏的。 那就需要更大的实力,现在没飞机骑车,运输几乎靠人和骡马。路途艰辛,马队不成规模难以安全抵达,路遇盗匪是常有的事。陈家只做香港方面生意是有一定道理的,冰兰分析了她爹四个太太后得出结论,她爹为了生意可以说煞费苦心。 大太太娘家能在广东,海运的时候帮上忙,据说家里是做船运生意的,与陈家有某些联系。冰兰的外婆家就是易武附近汉人居住的村子,那里也出产茶,不是太好的,但品质也不差。外公家就有一个小茶园,在村里人缘很好,有外公在,村里每年做的毛茶几乎到了陈家。 三太太是越南人,估计能在运输和转运对陈家有帮助,唯独四太太还没看到什么可以利用的价值。但是年轻貌美啊!进门后还给陈柏文生了儿女。 “你四娘也算是个本事的,除了大太太识文断字,就属她能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