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02页 (第1/2页)
大老李和孙老头先走了,那边的妻儿等着他们呢! 宋达带着自己多年的积蓄也走了,他要去看看自己的家,给爹娘上柱香,磕三个头。再不去他怕再也去不了了,他的身体快到极限了。多年的伤痛折磨去了半条命,他要留一口气去看看老家,将自己埋入祖坟。 一个人想家可能没人注意,十个人想家没多大的影响,那么百万人都想家是什么概念? 一个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组织成立了!直接挑战国民党权威,他们举办座谈会,进行集会。老兵们穿着白衬衫,正面写着“想家”后面写着“妈妈我想你!” 对家,对母亲的呼唤想念一发不可收拾,孩子不管多坚强伟大,他们对母亲的感情亘古不变。 每次集会响应者甚多,往往哭声一片。想用各种办法回去的更是举不胜举。 钟正雄同样去见了自己的亲人,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父母的骨灰不能回去。 87年12月1日,《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终于实施了,种地的老兵将锄头扔了,做手工的老兵颤抖着站起来,随后跪下痛哭,等待死亡的残疾人扑倒在地:“终于可以回家了!” 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公布第二日凌晨就人山人海,他们都是听到消息就来的,有的已经来了一整夜还多。红十字会大门几乎要被挤破,十万分表格很快被索取一空。 第一批登上大陆的返乡人奔向一个个陌生又熟悉的家乡。 钟正雄命人连夜给那些做工的人结账,他们等着拿钱去买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东西回家! “我看针对那些困难的老兵再给一份补助吧”冰兰道。 “都听你的,咱们也准备一下去香港,然后转到回家”他们这样的家属想通过正当渠道过去还要等着。等不了就通过其他途径走。 “好,带着爹娘的骨灰”冰兰知道这一天早晚要来,只是等待太久。 厂子照做,阿昌和文浩已经能独当一面。钟正雄也有意将这里的事脱手,他想更多的陪妻子孩子。 董凤荣早就准备好要动身的行李,文艺青年刘忆青带着照相机是一定要跟着的,秀妍连续生了三胎,最小的还太小没办法跟着走。李庭瑄出了一笔钱算是替妻子尽尽心意。刘家人集体出发了。 刘兆新的老家和钟正雄的老家都在山东的青岛,但是在不同地方。钟正雄要先去安葬他的父母,众人在中途分开了。 经过最初的改革,农村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温饱是解决了,除了基础设施没太改善,百姓的精神面貌已经不同往日。街道上能听到港台歌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