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576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76页 (第2/2页)

一次。夫妻舍不得分开却没办法。同去的不只是刘兆新,还有村里很多户的男人。他们是陆军的眷村, 很多就是一个部队的。

    妈妈们在一起更多的是谈丈夫什么时候回来。什么菜便宜了要不要做些泡菜和咸菜。如何将最便宜的乌鱼做好吃。乌鱼就是乌鲻鱼, 渔民捕捞上来主要是要母鱼的鱼籽, 公鱼放到市场上贱卖。

    因为量大很便宜, 妈妈们会买来做咸味和烟熏味道鱼干平时佐餐。总之是怎么开源节流怎么过日子。冰兰上午幼稚园, 下午帮着老妈做做手工,看看妹妹。听到周玉茹和胡月她们喊自己了就跑出去门口玩玩。

    因为她不喜欢动,不喜欢说话,往往就是一旁观看的,或者站在某远处给他们扔回跑远的沙包。像一根柱子一样帮他们撑起皮筋跳绳。

    六岁的刘兴国去上小学了,小学学校学国语可以理解。冰兰拿过书一看头疼,他们要学的不是她熟悉的拼音,而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创造的注音符号。一个个就像日本文字。

    注音符号有21个生母,16个韵母,共37个注音符号。冰兰抓狂,一年级要学十个星期的这些符号!好像不学又不行。

    自己四岁,还有两年在家的时光,当然里面还有一些时间要去幼稚园。手已经很灵活的冰兰帮着董凤荣做饰品,带妹妹秀妍。周末去看钟正雄。时间就这样过着,小学生的刘兴国被严父严母看的死死地。

    学校在村外,这样本省的孩子就与外省的孩子到了一起。冲突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那就是两群水火不相容的群体。本省的孩子生在农村,在家要帮着家里干活,父母没有谁会督促孩子要努力。

    外省的孩子几乎就是被父母管着教训着学,军人的孩子有三条出路,一是读好书出去,第二条就是去参军,第三上职校找工作。可想而知,在学校学习好的外省人占了很高的比列。本省人更是看不起外省孩子:“还不是依仗他老爸老妈!他们吃的还不是我们生产的粮食!牛什么牛!”

    作为军人的刘兆新不愿意让儿子再走自己的路,军人太不自由,而且谁知道哪天打仗?说不定就会死人!不当军人那只能好好读书。冰兰没问过钟家夫妻到底怎么样了,是关押着还算已经没了。

    梅雨季节的到来很恼人,如果加上台风更要人命。冰兰坐在高高的床顶上看下面董凤荣在半腰身的水里忙碌。开始以为床上头那结实高高的顶是用来放东西或支起蚊帐的。却原来是留着给发水准备的。

    外面的风雨势必要将门窗墙壁拍粉碎,房顶不结实的地方已经在漏雨。秀妍啊啊叫着,刘兴国皱着小眉头叹气看屋顶。一件雨衣将他们保护着不被雨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