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4页 (第2/2页)
套现了约两百多万人民币的股票。带回来跟建文在新开盘的方庄购买房屋。因为是北京第一批商品楼,楼房质量很好,有些积蓄的全部过来抢购,包括一些明星。 太好的他们抢不到,只买到了甲级(1700元1800元)的六套,乙级(1400元1500元)十套,丙级(700800)十套。 两人分了分。夏建文犹如做梦,“我们投资赚了很多吗?” “当然” “为什么还要买房不去投资?” “天有不测风云,投资有风险,可能血本无归。二哥你有时间多看报纸,多听新闻。股票有时候比洪水猛兽更害人,不懂就不要去碰” “哦,我记住了,你读的书多,总之钱给你我放心,我们还有多少钱?” “明年都出来,大概还能有七百多万人民币。 “为什么这么多?我们一共没投多少呀?” “这里很多门道,例如我们拿了一百万去投资,当时一块八换一美元。我们第一次能买700多股票。这几年呢,股票涨了,我们当初一股可能赚了将近三千美元。700股就是两百多万美元。我们在换算成人民币。现在人民币不是一块八换一块了,而是三块换一美元。 你想想两百多万美元就是六百多万人民币,另外还有这两年我们的投入,所以除去我们买房,我估算了一下,还能剩七百多万人民币” 夏建文脑袋转了一会儿才转过来,原来不单单股票赚着钱,里面还有汇率问题。“这钱也太好赚了!哈哈!”夏建文不禁大笑。 “不要光看赚钱,有跳楼的,倾家荡产那种!所以金融很深奥,好好卖鱼,我们过几年还买房子。” 87年,冰兰将股票全部清空,88年全部投入,她不买别的,只买伯克希尔,让巴菲特帮她赚钱。自己踏踏实实一心研究文物鉴定。她已经成为潘家园琉璃厂的常客,只要人在北京就想每天过去看看,不去就像丢了什么。人就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进步。 她研究是只是唐宋时期的,接下来她要将重点放在元明清时代。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高文英和夏建华面临着是在本地上学,还是去美国。 两人不说话,那意思就是想去了。程斌已经顺利进入大学,“我让姑姑帮你们办就是,过去要努力”冰兰觉得自己说的是废话。 “大姐呢?” “我可能继续读书” “哦!”大姐是不是要读一辈子书?两人都这样想。 冰兰还要读书,夏志信有些不理解了,不找对象,不工作,只是读书。难道人可以读一辈子书?闺女儿子又要走了,在北京,夏志信没觉得离他远,他想看就能看到。可是为什么都要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