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9页 (第2/2页)
“嗯,还行,我以前也干活”李锦绣跟所有人不熟,那就少说多听。 “老夏的那几个孩子听话吗?”孙冬琴凑过来低声问。 “非常听话,很懂事。冰兰每天都起帮我做饭收拾,几个小的帮着刷碗。那几个孩子从不出去瞎跑,在家都是安安静静的看书学习,就是文英也带着一起看书。”李锦绣实事求是的说。 “那就好,那就好”孙冬琴才不相信,都说后妈不好当,老夏家那是四个孩子,怎么可能没事。这女人嘴巴严,有苦水自己咽吧!孙冬琴一心等着看好戏,无聊啊!没点八卦更无聊。 第一个月没下来,粮食没了。夏建文还没转正,他没哥哥幸运,夏建国去建筑队赶上人员缺少,转正送点东西就能转。现在不同了,就差那么一年的时间,再想成为正式工人难上加难。 随着知青的返程,社会待业人员越来越多,来干建筑工的自然不少。人家都是非农业城镇户口,转正也是人家优先。夏建文没粮本,口粮在去年冬季已经送过来了。九口人吃八口人的粮本,能够吗? 李锦绣拿着粮本犯难,生产队的夏粮还没下来。老家不会给他们粮食。下月的粮食还有九天到。这九天吃什么?高价粮食?就是棒子面也要三毛钱,粮店只有九分。一家人一天按八斤算,一天两块四,九天就是二十一块六。下月呢?一年不用多了,五个月就是一百多了。 李锦绣再次找夏志信谈:“这月的粮食没了,咱们要去买高价粮食吗?” “已经吃完了?”夏志信以前哪里操心过这种事。“那就去买好了” “你知道黑市的玉米面多少钱吗?最便宜也要三毛钱,到下月咱们就要买七八十斤玉米面。难道就让孩子们吃十来天的窝头?再买点白面,三十块钱快进去了” “哦,要那么多啊!”夏志信不禁发愁起来,媳妇的工资搭进去都不够,“鸡蛋呢?鸡蛋卖钱了吗?” “小风(她弟弟)媳妇要生孩子,我想着给她攒几个。两头老人还想给几个,这不就没敢卖。妈说买两只鸡给小风家坐月子,大嫂也说买两只,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家里就没两只鸡了,大嫂那边能不能不给?小风那边一只吧,不然鸡没了贴补都没有。这月就先买一百斤的玉米面,十斤白面吧。” “下月呢?” “下月?”下月怎么办?夏志信犯难了。 “建文转不了正要一直做临时工?”李锦绣试探着问。 “大哥大嫂没了,要不怎么办?回头我跟建国建文商量一下。再去问问他们部门的领导,如果没戏真不如回家种地,挣得那点钱不够买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