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4页 (第2/2页)
团糟,每个人都在按着自己的意愿指挥着部队。英国人给美国人挖坑,史迪威毫不犹豫就跳进去。 加上一个帮忙的罗卓英,雄心勃勃的蒋委员长,杜聿明努力都是徒劳,他能怎么样! 脱困的戴安澜又得到了一张密报:英国人无心恋战,欲去仁安羌转道印度,巧克伯当不会出现日军。 33师团西路追英军,55、18师团中路追击,56师团会抢占东线棠吉攻占腊戍,进而截断远征军的后路。没人救得了你们,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戴安澜拿到这个信息头上冒冷汗,没想到缅甸最高司令亚历山大这边跟他们商讨会战,那边却安排着撤退。他马上找到杜聿明,“司令,这个你看看” 杜聿明看完后眉头紧锁,这仗怎么打?英国人不想战,还处处使绊子。美国人固执己见,自己人帮外不帮内。他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虽然不知道是谁在帮他们。也许就是一路下来帮他们的华人。 “我会报告给委员长,事关重大,咱们不得不做打算。仗要打,但是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打下去!”杜聿明等戴安澜走后与南京联系,没想到蒋委员长却说情报有待核实,一切以大局为重。 什么的大局?国内革命需要美国的军事援助,需要英国人的物资供应(美国将战略物资交给英国,通过印缅运往国内。这两个个地方是英属殖民地),需要世界舆论的支持。那两个大国不可得罪! 那么他一定要拉过一个同盟,如果只有自己,他几乎无能为力,除非抗命,但杜聿明没有林彪的魄力,林彪在打仗的时候就敢于违抗错误命令。这一点杜聿明远远不够。 上面的交锋冰兰等人不去管,他们跟着队伍出来就去了棠吉,第六军是甘丽初的部队,其下目前一共有三个师,49、93、55。先过来的安和遇到的是55师三团一营,防守在一处高地的前头部队。 五辆物资车和两辆运输车过来,物资已经消耗了大半,基地是人分坐在七辆车上。前面的路障挡住了众人去路。“你们是什么人?”远处高地探出一个人喊道。应为他们看到的是英军的汽车,上面还插着英国的国旗,开车的却是中国人! “我们是爱国华侨!给你们带了一些物资来了” 对方一听高兴了,这一路的确受到了缅甸华人的不少帮助,一听有物资更高兴了!“谢谢你们了!”出来的两名战士将路障搬走让车过去,众人下车,一了解情况,原来第六军兵力不足,战线拉的长。 各处都是一个营一个连的把手,等敌人来了这几个人能干什么?“我们听说日本的56师团就要过来了,有一万左右。你们这点人根本抵挡不住”林悦辰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