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38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2页 (第2/2页)

一看周围那些海盗船,几乎走的差不多了。三人返回自己的船,那里还有一些海盗被船员看管。将海盗一个个分开审问后得知李万山说的是事实。

    一共抓了二十一人,愿意留在船上的有十七人,不愿意的主要是有家人还在岛上。陈福民让他们离去,逃走的海盗回去一定说了,再多放走几个无所谓。

    “回去告诉你们当家的,就说那条船我留下了。”陈福民道。

    “小人不敢”

    “照实说吧,你不说也会有人说”

    既然到这地步,怕也没用。两条船七日后抵达香港,稍作补给停留,两天后到厦门。一日后到泉州。入港登记,陈福民带着冰兰兄妹将货物兑现。陈继民从海盗里挑选了六个跟班,五千多叻币的货物兑现后,变成了五万多大洋。

    他们只拿出二万六的大洋就行。也就是这次他们赚了两万五千块。陈继民还是第一次赚了这么多,心中激动,怪不得都跑船,利润是很大。想到路上遇到的海盗,立即明白,利益与风险共存。

    还有侨批局的利润,别说每封信两元的费用,单单汇率上也是一笔赚头。他们带回来的应该是叻币,现在兑换成大洋。南洋的信息往往滞后,一般会将汇率定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而过来汇率上涨,那多余的部分就是侨批局的。

    尤其到了民国后期,汇率几乎天天变,货币不断贬值,那时候侨批是最辉煌的时候。

    带着跟班,主要是方便安全。两万多块大洋那就是一千多斤,加上带回来的南洋特产,他们兄妹就是雇人运,也会被当成肥羊。

    第215章 奋斗在南洋  8

    回家的路几乎都是乡村小路, 陈继民雇了五头骡子驮运货物。六个跟随手持短刀, 冰兰给他们统一穿戴服装。两人一样的打扮,就像一队运货的商队。

    冰兰第一次来这种地方, 在原主的记忆里,陈家的村子离最近的镇上有三十多里地。族长的那一支在镇上,作为旁支的旁支, 他们早就在乡下安家落户了。

    兴安镇的一座三进大宅门口, 陈继民让所有人停下。这次带的东西大部分是族长这边的,卸下后请来的人就可以打发走了。

    “阿兴叔,族长阿公在吗?”大门是关闭的, 陈继民敲开后问道。

    “你是哪家的?”

    “西塘村陈阿强家的, 我们刚从南洋回来, 来见族长阿公的”

    “哦。你是啊强家的老大吧?快进来,继旺, 去叫你阿公, 就说南洋来人了”里面一阵喧哗,脚步声和人声, 大门随即打开。

    厚重的木门发出吱呀的声音,里面有来了几个人与陈继民说话, 冰兰往后靠靠。在这种年代,男尊女卑观念太强,女人在男人面前根本没说话的地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