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0页 (第1/2页)
“阿姐,一共五十八块六,今天卖了一盆兰花,两块钱”水兰咧嘴报账,比每天卖得多了一些。 “恩,继续努力,你们俩的英文要努力”冰兰干脆用英语与他们说话,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水平。 赶车的陈继民脑袋里想着要回去的事,只是要带一批人过来,那船票钱就是一个问题。冰兰看大哥赶车不专心,道:“大哥,不如咱们俩回老家一趟如何?就坐福民大哥家的船,回去带一批货,回来再带一批。这样应该够我们的路费了” “我也在想这事,这几天我想跟村上人说说,看谁家要带钱回去,还想去其他村子问问,这些钱足够我们进货” 陈继民说的就是以前水客做的事。华人离开故土,总算要惦记家里的。会给家里捎一些钱财和物品。于是就诞生了一批人,专门给海外华人往家中带钱带物带信。那些需要帮助的华人同时会支付一笔费用给这些人。 现在时代不断发展变更,水客已经被刚刚兴起的侨批局代替了。就如陈福民家,他们就经营着一家侨批局。侨批简称批,在福建方言,潮州等闽南话信就是批,俗称番批、银信。是海外华人通过民间机构汇至国内的汇款及家书,信汇合一的一种模式。 经营侨批业务的就叫批局。陈家以前向老家带钱都是走这种机构。一次两块钱。陈继民这样就是效仿他们,顺便赚一个货物差价,俗称倒爷。 陈继民刚一提起,陈阿强兄弟便同意了,兄弟俩深感力不从心,家里又添了两个小孩子。两个媳妇家里家外的根本忙不过来。每到收割插秧都要雇短工,眼看着橡胶的价格越来越高,他们更想多开一些土地。 “你都十八了,这次我让你阿公在附近帮你找好媳妇带过来,你妹妹也十五了,要是有不错的男孩子就让你阿婆帮着说一户。”张氏道,去年她给陈家再次添丁,今年弟妹又生了一个男孩,陈家算是人丁兴旺。 但是她和周氏越来越脱离不开家庭琐事,加上每天要做粽子和竹筒饭,伺候那些下金蛋的鸡等等。家里太需要人了。 陈继民脸红红,还是点头答应下来。两家将家里的钱全部拿出来,不过五百多。还上族里的钱,加上一次次雇人买种。要不是几个孩子能折腾和饼干厂的红利,他们怕到现在都不一定还上欠债。 “啊爹,我跟大哥一起回去,大哥带的钱多,我怕路上出意外。听说国内盗匪猖獗”冰兰道。 “那样你就跟去吧,等下问问村长和村上的人,还有谁家要给家里捎信”陈阿强一听,闺女说的有道理,闺女的身手据说很厉害了,能将几个小伙子打倒。 两家人商量着给家里写信,要雇多少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