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_第36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8页 (第2/2页)

记录下来?

    “还回去?”

    “回去!”

    宋茂名和冰兰将赵元初和马一然叫来,“以后药厂就交给你们了,这些工人你们要善待他们。”

    “师傅你们又要离开了?”

    “去四处看看, 也可能回上海,眼下战争还没结束,你们就留在这儿吧。”

    家都来了, 他们无所谓在哪。宋茂名夫妻与他们谈了一晚上,说了很多,主要是将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分析一下和给他们的建议。

    最后写了一份转让合同。厂子里有一些是沈家和王家的人,股份给了他们两边各百分之十,以后用来生活和助学。

    两人一样与沈家王家谈了一次, 毕竟是背井离乡。如果想回去的他们给钱。但是没人回去,外面都在打仗,只有这里还算是一片净土。不但不想走,更想将家里人接过来。冰兰出了一笔费用,愿意来就来。药厂需要很多人手,只要不要捣乱的。

    为了防患未然,夫妻不得不给他们召开了一次股东大会,确立了赵元初和马一然的地位。药厂不会很长久,估计解放后就会被国家收回去。

    1942年,他们再次返回日军占领的区域。这次他们与一名美国记者琼斯和一名英国记者劳拉一起。四个人都是想将真实的一幕展现给大家。

    轰炸后的废墟, 残肢断壁的尸体, 被枪杀的百姓, 被剖腹的军人......冰兰的愤怒再次被点燃。只要有机会,她不会放过那些落单的鬼子,就是一群对她来说也没什么。

    四个人穿行于中国各个角落,宋茂名发挥了他的天才,开始写日记,记录那些罪恶,两人反省怎么就不知道早点这样做。

    “没关系,现在也不晚,我们把那些看到的,经历过的一样可以写出来”宋茂名安慰妻子。两位英美记者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照片。

    最让他们触目的是河南,无穷无尽的难民队伍,随时因寒冷、饥饿、精疲力尽倒下、寻找任何可以填充肚子东西的人们。饥饿和死亡激发起狼性,死尸可以吃,活人更可以,甚至家人。

    眼前就如同修罗地狱,冰兰哭了,宋茂名也忍不住落泪。“把粮食都给他们”

    一夜间,难民跟前出现了很多粮食。一行斗大的字写着: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

    为什么要写这些,原因很简单,国军除了盘剥压榨百姓,从不把他们当人看。而日本人在恰当的时候伸出了手。在食物面前很多人丧失衡量道德的标准,他们只想活着。

    所以日军的五万人可以战胜四十万的国军,无他,那些被救助的百姓帮了忙。国军低估了百姓的力量,他们错误地认为:人民死了国土还在,如果士兵死了,还谈什么保卫家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