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8页 (第1/2页)
第173章 民国掠影1 世上怕是又多了一个封建枷锁的牺牲品吧!冰兰望着远去的花轿心中感叹。坐花轿的人是她的姐姐沈香兰, 娶她的是浙江诸暨一商家陈荣之子——陈楚中。 冰兰不看好这段婚姻是因为这个姐夫就要留洋了,陈家为了让儿子觉得家里还有个牵挂,或者临走能让儿媳妇怀孕那是最好。于是急急忙忙赶着儿子出国前给儿子完婚。 陈楚中身材高挑,肤色很白, 戴着一副眼镜,说话谦和有礼,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冰兰没从他眼里看到成亲的喜悦, 也没看到什么厌恶。也许就是按照父母长辈的意愿走走过程。留洋出去的人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回头有几个还能看上老家给娶的媳妇? 姐姐沈香兰不是没文化,他们沈家姑娘在族学都是跟着上学的。只是没受过外面思想熏陶,尤其沈香兰是沈子厚的长女, 教导上夫妻尤为严格。冰兰再次叹气,沈家耕读之家,教育出来的孩子怕是过于礼教。 但只限于女子,对男孩子冰兰印象里还是很开通的。女子在族学学得是《女戒》《女训》等等,在男孩子上沈家却是很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能把族里的孩子送去新式学堂就是很好地证明。江南生意人多,思想相对开明。 印象里这位大姐很是温顺,有着种柔美的江南女子气质,但愿这能打动陈楚中,对糟糠之妻不离弃。 沈子厚(原主父亲)没有父亲和大哥读书好,在家族的茶庄做事。想当年沈元良(冰兰祖父)也是一名秀才的。就是沈子祥(冰兰大伯)也是过了童生。偏偏沈子厚读书差了点。 沈家在这里底蕴深厚。祖辈出过官, 现任族长中过举人, 倒是没太辱没祖宗。沈家有这一片有名的族学, 沈家以前有良田千倾。那都是过去的辉煌,现在沈家在没落,田产除了两座茶山,就剩一些水田了。 尤其这两年战乱不断,新思想不断冲击旧观念。有了官办新学堂和教会办得学堂,有钱的人不会再将孩子送来族学,而是去了外面。 族学收入减少,族里的年轻人也有跃跃欲试要出去的。但是沈家能力有限,能出去的只是几个。去年大伯家的儿子沈荣安就随着一批留学生去了美国。 这俩年的留学.潮要得益于清朝的庚子退款,庚子退款的由来还要从《辛丑条约》说起。1900年的中国庚子年义和团的运动导致八国联军的干涉,1901辛丑年清政府与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其中一项赔款高达四亿五千两白银,经多方周旋,美国首个同意退还赔款的一半,但是唯一要求是这笔钱用于中国的教育,每年派往美国留学人员不少于100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