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零一章 反其道而行 (第2/3页)
阵。 但在东北战场,这批炮弹却是军工厂生产的残次品,属于被清理的范围。 在战场上,实际的效果却让王炳南都大吃一惊,残次品的效果一点也不比西北兵工厂生产的效果要差。 最后战斗能够顺利的完成,还是靠了野战部队后方,为部队补充给养的后勤机构的大力相助,这才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现在战斗结束了,9纵按照预定计划将行军至克东一带,依托有利地形对日阻击,而接应的警卫旅还担负着为9纵侧翼安全的任务,可以说,今后这两支部队将是距离最近的友军。 “警卫旅?”陈怀平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倏然,陈怀平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惊喜的说:“警卫旅,不就是40军时期的警卫团吗?闵中原的部队?” “应该是,这小子自从抗战一来就没有离开过总部。不过用警卫旅来接应9纵,首长身边可就没有多少部队可以用了。”王炳南突然为曾一阳的安危担忧起来。 王炳南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因为日军高品彪部还没有对绥化攻击,只不过日军的27旅团已经抵达绥化境内。 对于绥化城内守军来说,日军的进攻人数虽然不少。 但别忘了,他们不是孤军,而是拥有一个师的增援部队在外围,随时可能对日军后方发动袭击。 一旦日军后方被截断,高品彪明知道自己的兵力在绥化境内占优势,但这种优势能够保持多久?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14师团的后续部队能否给27旅团派出大量的增援部队?高品彪用脚丫子想,都认为喜多诚一在电报中顶多一番勉励的话之后,许诺会让27旅团或者是高品彪在战后获得嘉奖。 攻击不坚决,日军如何能够在绥化呆得住。 届时,1纵的左翼获得9纵的协防之后,将并不会有兵力不足的缺陷,防线将异常坚固。 “9纵的阻击部队安排了下去吗?” “选好了。”谢维俊无奈的说道:“230团,9纵的头等主力团,要不是李明远在北线拖住了第5联队的一个多大队,并利用地形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9纵能否全歼包围的日军都是一个未知数。我个人为人是230团无法撤离战场才选择的无奈之举。” 这个评价相对中肯,也认定了李明远在战场上对战术天赋。 可是,9纵任何一支部队都无法对230团有利的支援,这就让这个团很可能成为一支孤军。 “第8师团主力?” “骑兵联队?” …… 曾一阳自言自语,根本没有顾及身边谢维俊的尴尬。两人都默默的想着,在平原地形上,又接近白天,部队无处隐藏,一旦被日军的大队骑兵追上,将是一场毫无胜算的屠杀。 坚守,只能坚守。 呆在挖好的战壕中,等待天亮之后,日军最疯狂的进攻。 时间是一天。 只有挨过了一个漫长的白天,这支部队才有可能逃出升天。 这也是最理想结果,只有如此才能保存230团最后的火种。避免被日军全歼的可能。 “是否提醒一下王炳南在撤退时派出接引部队,交替掩护230团撤离。作为整个战役的功勋部队,应该最大程度的保存这支部队的建制。”虽然觉得不理智,但谢维俊还是心中不忍战斗胜利了,而功劳最大的一支部队将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生死未卜。 “塚田攻想要击溃9纵,你说他会派出多少兵力?”曾一阳的问题有些突兀。 谢维俊细想了一下,正色道:“没有一万人步兵,塚田攻想都不要想。” “没错,加上特种部队,塚田攻至少要准备一万五千人,甚至更多。第8师团大部分的兵力投入了这场追击战中。所以,230团一旦撤退和主力靠拢不仅不能让其脱离危险,还会陷入日军集团兵力的攻击范围之下,其境况将更为艰难。但是换一个思维想想,或许就有求生的可能。” “是吗?我洗耳动听!”谢维俊当即就动容了。 “还记得我们刚进入东北的时候吗?” “嗯!”谢维俊点了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