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三九三章 意见分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九三章 意见分歧 (第3/3页)

营在你的领带下,成为纵队最精锐的一个野战步兵营。”

    马瑞歪着脑袋,总觉得这话虽然听得浑身舒坦,可就是有什么地方有点吃味,可往深了想,却想不出到底那里不对。

    刘林义见马瑞七分欢喜,三分狐疑,就知道马瑞心中的那点好怀疑的性子又起来了,话锋一转,说起了团部给他下达的命令,原来在路上,李团长发现光靠着死守,很可能230团连日军一次正面进攻都挡不住,更别说坚守两天的任务了。

    于是和纵队的侦察科长盛山亮商议,是否改变一下思路,先拖住日军的进攻。

    不管什么招数,只要有用,不妨用上去。

    盛山亮对正面作战的经验并不多,尤其是阵地战,以往他担当的更多任务是化妆潜伏,化妆侦察,多半是在敌人的防区内活动,获取一线的侦察情报,于是就想到了用化妆来迷惑日军。

    最好将日军的先头部队打上一蒙棍,让其犹豫再说。

    至于青山镇是否该在外围建立防御阵地,还是依托镇内的房屋建立防御阵地,这都不是他所擅长的。

    “你是说,团长让我们这几百人化妆成鬼子?”马瑞倒不是对穿上鬼子军服心里有疙瘩。

    当年打游击的时候,他和刘林义可没少穿那身黄军服,在日军控制区侦察偷袭。但那都是面对伪军,只要会几句浅显的‘日本土话’就能蒙混过去。遇上了大队的日军日军部队,却很难把戏做下去了。

    因为人一多,部队之间就免不了会说话。

    只要哪一个战士一露相,说出一句河北方言来,小鬼子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到时候一场乱战,1营、3营加起来才多少人?

    对上数倍于自己的日军,那里还有胜算可言?

    关键还是放鬼子进入镇子,部队需要在防御上担当很大的风险。首先,镇子外的防御阵地就不能去挖了,没有了镇外的防线,鬼子攻进镇子内不过是时间问题。

    230团接到的可是死命令,仗还没开打,阵地先在1营手里丢了,马瑞要是背上这个黑锅,即使战后政治部不不枪毙他,也会被一撸到底,这条命算是记在了政治部的名下,等他战场立功,再去赎。

    想到这里,马瑞猛然站起身,坚决道:“我不同意,这样太冒险了。”

    “老马,有话好好说,别激动。”一边说,刘林义一边拉着马瑞重新坐了下来,递上了自己的水壶,宽慰道。

    见马瑞的情绪好了很多,刘林义才接着说:“团部也知道有风险,但青山镇无险可守,只有背后的一条小桥可以作为防御重点。但是你看看地形,只要日军往南行军不到10公里,就能找到一处浅滩,不仅步兵可以安全渡河,河底的硬石河床连大炮都能大摇大摆的过河,甚至不用架设浮桥。”

    “你这话什么意思?”马瑞怒目圆睁:“团里接到的是死命令,固守青山镇。你们倒好,鬼子还没来,自己就先怂包了。把阵地让出去,这就是逃兵?”

    “逃兵?”

    刘林义也为马瑞的固执气的够呛,当兵的怕被人说什么?

    最忌讳就是被骂成‘逃兵’。

    只要被按上了这两个字,这辈子就算立再大的功劳,也抬不起头来。

    马瑞似乎也感觉到自己说话重了一些,才缓和道:“我知道化妆对敌的好处,但是这要在日军不防备的情况下。青山镇本来就是鬼子第5联队的后勤部队守着,被小分队打下来后,难道鬼子会得不到消息?”

    “不说鬼子战斗力如何,就说兵力,你觉得一旦鬼子进入镇子之后,发现不对立刻发动攻击,就靠着两个营就能够将鬼子赶出镇子了?我也明白青山镇的地形对于防守一方来说很吃亏,没有险要的沟地山岭,部队要依托战壕才能建立有效的防御阵地,但在鬼子重炮下,伤亡还会成倍增加。”

    “就因为困难,所以我们要第一时间想到如何面对更严峻的局势,而不是想着利用那点小聪明来投机取巧。我的话到此为止,至于你们想怎么干,我持保守意见,但1营绝对不能冒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