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三八章 意外的会师(下) (第2/3页)
。 看到这一幕,格日勒顿时慌了起来,前天晚上,偷袭六合日军火车站的一幕又将重演。偷袭日军火车站是在夜晚,骑兵靠着快捷的反应能力,将日军外围的火力点一个个拔掉之后,总算有惊无险的将日军消灭在车站周围,并没有造成大量的损失。 但现在是白天,日军在熟悉的据点周围设立防线,自然不存在视角上的盲区。 眼看一个连的部队被围,格日勒有种蓄力一圈打在棉花袋上,连带着还闪了腰的苦闷。 不是犹豫的时候,格日勒明白,在兵力上他处于绝对优势,拿下战斗是没有问题的。本来,他并没有全力进攻据点的意思,只要他将部队把鬼子的据点围住,相信在周围的日军增援部队很快就会赶来,在半路上打一场伏击,对于骑兵来说绝对是最理想的战斗方式。 但总指的命令,让骑兵旅收拢兵力之后,向铁路西线渗透。 不但有消灭路上小股日伪军的作战任务,更重要的是要肩负寻找5纵先头部队。 几项任务放在一起,格日勒不得不冒险。 而接下来,冒险的风险还比较大,虽然临时充当步兵的骑兵,依托断壁残垣节节反击,但火力无法威胁到龟缩在残余地堡中的日军守敌,每时每刻都会增加伤亡。 火炮在此时已经失去了继续作为步兵进攻武器的作用,逼近可能会连自己人一起伤到,火炮的压制就无从谈起了。 正在格日勒心中愤慨不已,胸口宛如一团烈火般灼烧,压抑的感情无法宣泄的时候,战场突然出现了一丝变故。变故来源于日军防线的背后,据点守卫的日军本来数量就不足。在面对骑兵旅火炮的进攻下,损失了一半左右的兵力,只能抽调一部分其他守卫力量,来补充到骑兵旅进攻的方向,从而渐渐的将防线稳固下来。 当然,守敌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只能延迟据点被攻克的时间,不能改变最后的失败。 落在骑兵进攻后方的据点守卫力量顿时薄弱了起来。 而混乱就是从这一区域蔓延开来,接到的进攻命令的警卫团一个连,在零星的抵抗下,通过了最危险的开阔地带,用一包炸药,炸开了据点厚实的墙壁,早就准备好战士,迅速越过墙壁,深入据点内部。 面临前后夹击,日军的守敌在厉害,也不过就两百来人,在伤亡百人之后,还能抵挡住骑兵旅的进攻已经倍感吃力,这下后背在被人捅上一刀,渐渐也是去了抵抗能力。 轰隆—— 一团黑烟顺着砖石地堡的射击孔中冒出来,即便里面的守敌没有被炸死,也会被封闭的气流给震晕。 日军据点指挥官在发现后方不稳,第一时间赶到了观察口。 眼前的一幕让他顿时绝望起来,事实证明,他们面对的对手在武器上虽然不是太差,但似乎没有重武器。可单兵的作战素养,让读过几天军校,在战场上磨砺过的日军指挥官顿时有种如坠冰窟的寒冷。 两个火力点,封锁一个界面,竟然被对手轻松的突破。 两挺机枪,加上步枪的补充,竟然仅仅让对手的进攻势头稍微慢了一些,但毫无疑问,从背后摸上来的警卫团的作战素养都是一等一的彪悍。只有置身于战场中央的人才能感觉到这种让人惊叹的战场生存能力。日军的火力在仅仅给对手造成了两人的受伤,可是对手的后续部队已经快速的推进到距离据点中心防御阵地不到20米的距离。 或许是一道矮墙,或许是一堆不起眼的杂物背后,说不定就是已经靠近过来的对手。 冷汗从日军中队长的背后窜了上来,这绝对不是一般的作战部队。难道是精锐的野战部队?日军指挥官自作内行的一眼看出,偷袭他们后防线的一定是中共野战部队中最精锐的攻坚部队。 自己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守备旅团中,毫不起眼的中尉中队长。 天哪! 鬼子中队长心中不由的怒吼:“自己什么时候被这么重视了?曾一阳难道看着27旅团在边上不进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