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三四章 兵贵神速 (第3/3页)
进攻,还差点突袭成功,从侧翼威胁2团指挥部,这让前线指挥的许茂才吓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王跃及时的包抄日军后方,说不定,2团就要被鬼子咬住。 在平原作战中,两军死死地咬在一起,增援快的一方自然会获得更好的作战机会。 这一仗打的极为惊险,也给塚田攻中将敲响了警钟,要是不解决嫩江西岸的中共军队,第8师团休想安心的对付陈光,及时接连不断的后方袭扰,就足够让他应接不暇。 山下奉文这才神叨叨的在塚田攻面前,有面授机宜的嫌疑:“八路最可怕的不是其指挥官的预判,也不是主场作战,后勤无忧。而是想一个巨大的鱼群,稍微有些威胁,呼啦一下子就成鸟兽散。可怕是,在不远处又会汇聚起来,再紧密的渔网也很难网住。” 说这话的时候,山下奉文想起自己刚刚上任华北方面军总参谋长的时候,组织的一次九路大军围攻晋察冀根据地,五六万大军,在山峦之间,找了一个多月,楞是连115师的主力部队都没碰到,简直就是邪门了。 嫩江对岸,在杜尔伯特旗活动的中共军队,在山下奉文的眼中,也有当初八路军的影子,实际上,战术都差不多。 八路军打游击,是转山头,一个接着一个转,力求把自己转晕之前,先把对手转晕,那么战机就先一步出现了。 说白了就是避其锋芒,不和鬼子主力部队对上。然后一群人打落单的鬼子,战术简洁,却非常有效。 而2师的战术,也和八路军差不多,本来就是同宗同源。 鬼子想打的时候,郑兴国跑的比谁都快,但是鬼子一停下来,集结了一部分兵力的2师总能在鬼子的身上摸一把。一个班的鬼子不嫌少,一个中队的鬼子也不嫌多。 关键是2师耗得起,打下了绥化之后,从各地筹集的粮食,都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前线。加上本来就是游击战,弹药消耗也并是太严重,弹药补给少一点也能坚持。 等到傍晚的时候,在大兴镇的日军连派出哨兵都小心翼翼的,深怕一不小心着了对方的道。 眼看夜幕即将降临,1纵在林甸和泰康的两个旅,配合一个炮团的兵力,向日军林泰防线发起了进攻。 从战斗打响一个小时之后,1旅就对林甸县城发起了不下三次进攻,一度作为整条防线的左翼重要防御点,林甸县城差点异手。 要是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估计连喜多诚一都要坐不住了。好在日军前线指挥官高品彪,从27步兵旅团中拨出了两个大队的援军,抵挡住了1旅的进攻。不过随后泰康也受到攻击,这下高品彪也成了救火队长,急忙将准备作为预备的一个大队拿了出来。 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高品彪的手段已经不多了。 次日,在布西和纳河一带布防的23师团也受到了攻击。 23师团一部从第6军抽调出来,南下一来,没有经过大的损失,兵力上还是很充沛的。抵达前线的作战部队,也有两个不兵联队,炮兵和直属特种部队,总兵力堪堪万人。 但是让日军前线指挥官太田胜海中将无法忘怀的一幕是,他的整条防线都在被攻击,他遇上了一个让他忙骨悚然的对手。 陈光在第一波攻击中,就一下子投入了两个纵队,加上前指挥直属部队,总兵力达7个野战旅。几乎将所有的火炮也调集到了前线,第一波进攻之后,太田胜海只能对部下送来的战损失报告苦笑。 一战下来,他手下的两个大队失去战斗力,退出战场。 还有一千多人被4纵围堵在红花梁子,太田胜海想要派出救援部队,无奈手中兵力又不足。只能将一份抱怨的电报发给关东军司令部,直言第8师团玩勿职守,放任陈光轻松北进,让23师团孤军奋战。 太田胜海也没说23师团损失如何,反正是孤军奋战,肯定是损失不小。 关键是,将黑锅一下子都扔到了第8师团的头顶。 塚田攻中将那里想得到,自己躺着都能中枪,被2师勾起的泻火再也没出发,气的当下命令两个步兵联队,越过绰尔河开始全力追击。 在上车前,塚田攻还在车站命令部下,一定要将耻辱洗刷干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