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一四章 同志,我们是一路的(3) (第2/2页)
内情况的人带路,拿下庆安城倒是不难。 有心用这几个人,但在用之前,谢大元还是觉得要敲打一下。 “长官,卑职皇协军……哦……不,伪军到底5军管区,步兵18旅团1团特务连连长高廉。在半个小时前,我们团长向怀章就下达了攻击日军的命令,日军在城内最重要的军需仓库已经被我军破坏,被放火后造成城内的混乱……但是,我们团留在城内的人才小三百人,激战之后,不敌日军……万般无奈之下,向团长下达的撤出城内的命令……” 伪军头子高廉,三言两语的就将大致情况说清楚了。 但是,他交代的情况中已经证明,城内日军的仓库已经被点燃。那么大量日军囤积的物资也将被付之一炬。 谢大元想到这里,急切道:“城内的鬼子有多少人?” “一个日军加强大队,小二百人,多了一个60迫击炮班,一个重机枪小队,东城的城门在我军出城后,用炸药炸坏,一时半伙,鬼子无法在东城门组织有效防御……” 高廉有真有假的说道,真的是鬼子在城内确实人不多。 当然,伪军也不可能是为了大义跟鬼子决裂,更不可能像高廉说的那样,胆敢跟兵力差不多的鬼子交战。 打庆安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实,谢大元想拿下首功,必然需要一个熟悉城内防御的人带路,这会功夫,他看中了眼前的这个高廉。 “你的部下呢?” 高廉还以为对方不信他的话,急切辩解:“都在这里,长官可以随便问。” 在军中,特务连的作用类似于曾一阳军中的侦察连的作用,都是作为专业兵种组建的。但是一个连就六七个人,谢大元还有些不敢相信:“你一个连,难道就只有这么几个人?” 闻者无心,听者有意,高廉顿时叫起苦来:“37年,我们旅支援绥远作战的驻蒙兵团,遭受重创,后来回来休整鬼子不同意我们整编补充人员和武器,所以,就剩下了这几个人。” “这就是帮着侵略者的下场,你要清醒的认识以往对人民犯下的罪恶,找机会立功赎罪。”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自然唬不住人,但高廉的性命在谢大元手中捏着,自然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这一通话,也就是谢大元给高廉最后的机会:“我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长官请说,高某一定尽全力。” 反正鬼子也杀过了,回头是回不回去了,将来是否能投入抗日部队,估计也没戏。 不过得到有待的机会还是有的,只要他能够把握机会,帮助谢大元的警卫2团拿下庆安,为后续部队扫清进攻绥化的阻碍。 此时,谢大元手中的兵力就一个营,人数上比鬼子稍微多一些,但是鬼子占着地利之便。打这种仗,谢大元还是有些能耐的,他知道部队一定要快,在鬼子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冲到鬼子面前,手起刀落,才能有机会。 不然等鬼子回过劲来,组织起来防御工事,再想攻城就不好使了。 谢大元想到这里,骑在马上,后背挺的笔直,朗声道:“同志们,前面就是庆安城,打呼兰河轮不上我们2团,我们就去解放庆安城!” “解放庆安城!” …… 一个营的部队,呼啦从林子里蹦出来,脚底生风似的冲向庆安城。 正躲一处洼地内的皇协军18旅团1团的300来号人,都聚集在一起,周围派出了两个警卫,正大量着周围的情况。 一个班的先头侦察部队,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向怀章不认为在这关键时刻,这六七个人会背着他跑了。伪军虽然是抢了鬼子在庆安城的家当,可财没分,那几个弟兄可不会就这么着,放着一大笔横财,是人都想着来分一杯羹,这么可能不告而别。 逃命要紧是不假,可是这是在战场上,周围的路口都被堵住了,想要逃走,还是得跟着大部队走。 所以,向怀章断定这几个人,是被人截住了。 他最担心的还是那几个伪军会不会扛不住,出卖他,一旦如此,向怀章和余下的这300来人就危险了。指不定那处gcd的部队,正张着大网等着他们呢? 从军十几年,那些兵法计谋还是心中有些的,思来想去,向怀章还是决定找一处洼地,草茂盛一些的地方,先埋伏下来,注视一下战场的情况,再做打算。周围再派上几个人,密切注视情况,一旦发现军队,就回来报告。 向怀章也是歪打正着,用行军的法子来指挥这次对他来说,关乎着性命的逃跑。 林子绝对不能钻,小一点的树林子,也能很轻易的隐蔽一支小部队,大一点的林子,更不用说了。 突然,向怀章听到这一天来,有一个坏消息。 “团长不好了,我们东北放出现大量敌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