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04节  (第2/2页)
    现在公主用鲁律把百姓也囊括进来了。    黄松年在读过鲁律后就确定了。    公主的鲁律其目的是限制世家与治民之官!    以前治民全凭官员一心。现在却不行了,官员也必须依律治民。    无律不可行。    如果官员不按律治民,公主就拿“疏忽王职”、“怠慢王令”为由杀官。    这哪里是治民?    分明是治官。    法外之律,无条规行。    公主用鲁律保护百姓,限制官员的权力。对百姓来说,违反律令只需要负担鲁律内的刑法,还有不杀民的仁政。    但对官员来说,违律而行只有一个下场:死。    所以,黄松年和毛昭读懂鲁律后才担忧不已。    在公主眼中,不止眼前的世家是她屠刀下的猪狗,连那些读着鲁律,遵照她的法令,当她的官员的士子也在屠刀之下。    以百姓为子女,以世、官为仇寇。    公主是雄主,也是暴君。    她的獠牙时刻对着分享她的权力的人。    黄松年甚至能断言,公主之治下的国家不会太平。    但事情没有照他所预料的那样去发展。    凤凰台到河谷,江南大半的土地都落到公主手中之后,和平到来了。    百姓努力耕种以填饱肚腹,商路通达,资源丰富之下,世家子弟在这样的祥和中很快忘记了离开的人,他们还有闲心去议论平洲事故。浑然忘了六年前,凤凰台人人自危,三年前,河谷就如平洲。    世家还能议论平洲,还会回头感叹。百姓忘得就更快了。    黄松年看着手中河谷奏章,河谷稻一年两熟,今年已经丰收了。    从云贼死后,徐公不舍河谷百姓,情愿留在河谷,不肯归来。有他在河谷,又有万应城与公主城两地的支撑,再加上商人源源不绝的往河谷送钱送物,不愁河谷不兴。    河谷已有四成农田复耕,百姓归田虽不足两成,但已能自给自足了。    徐公还顺便把当年划给云贼做庆国的另外十九座城全都给“说服”了。    这老头的手段,黄松年一向是心服口服的。    何况姜将军走之前把各城领头的世家全裹到凤凰台来“告状”了。    公主慈爱安抚,这些人“乐不思归”。    黄松年的家里还放着一百多个“不思归”的人呢。其余毛昭家、花万里家都有,只要公主不说让他们走,他们就只能“不思归”。    现在看起来也不必回去了。    鲁王旦到,公主显见是想把河谷留给鲁人的。    如今那二十二座城虚位以待,只等鲁人到了以后,鲁国英贤们就都有事做了。    “因小见大。往日是我狭隘了。”黄松年手握奏章,“公主之策才是真正有益天下的良国之策。”他起身道,“我要去见公主,你要不要一起来?”毛昭就也站起来,整整衣冠,“公有何事?”既然要他去帮腔,就先透个底吧。    黄松年笑道:“我去要官。”    黄松年和毛昭一起面见姜姬,异口同声的替河谷那些被云贼祸害过的世家求官求爵。花万里听说后也赶来了。    三人声泪俱下,说这些人太可怜了,被云贼欺负得太惨了,公主这么慈爱,对他们还是太冷淡了。    姜姬从谏如流,那该怎么做呢?黄松年等人纷纷道,云贼为祸天下,这些人受害,虽然不是公主的过错,但这也没办法,现在除了公主能给他们一个公道,还有谁能呢?    三人力谏,亲友子弟听说后,带着那些不思归们过来,一起跪在殿前求公主怜惜。    这么多人一起恳求,公主怎么能不心软呢?    当即赐爵,赐屋,赐车。    她赏赐完,黄松年等领众人跪拜,山呼万岁。    有那一二觉得不太对头的,此情此景也不敢出来做一个清醒的人,稀里糊涂的跪了。    等受赐的人领了赏,住进了受赐的屋子——还没有黄家的屋子好!突然发现走不了了!    他们想走,自然要去先是收留他们,又替他们求来赐爵的黄松年等辞行。    不能不辞行就走啊,那就太不知礼了!    一辞,黄松年等就一脸震惊:为何要走?难不成是嫌弃公主所赐之爵太小?来人拼命摇头:不是啊!    黄松年再问:那是嫌屋子小?    来人再拼命摇头:不是!    黄松年再再问:嫌车小?来人疯狂摇头:绝对不是!    黄松年很周到的继续问:是不是嫌公主没有赐奴?公主仁慈嘛,你要是想要奴仆,我赠几个给你。    送了一堆男仆女婢把人送走了。    那人领一堆男仆女婢走,前脚回家后脚就听说外面有人传他们贪心不足呢。    吓得赶紧把奴仆带回去还给黄公!还是说要走,这回的理由是久不归家,对祖先太不敬了,昨晚上做梦梦到祖先骂他呢,还是应该赶紧回去祭一祭祖先。    黄松年仍是很周到:这简单,我来准备祭品,你带家人去神女庙祭一次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