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11节  (第1/2页)
    见荣妃没动地方,成妃因欠过她一个大人情,心有不忍,便在暗中拉了拉她的孝服衣袖。    荣妃察觉到有异,回头一看,见成妃一直冲她挤眉弄眼的使眼色。再看德妃也去了后排,哪还能不明白呢,赶紧也挪到了成妃一排。    大阿哥当年得势的时候,惠妃曾经一度深信不疑,她将来必能登上皇太后的宝座。    只是,大阿哥实在是太蠢了,居然当着老皇帝的面,说是帮着杀掉老二,免得汗阿玛留下骂名。    后又被老三揭发了巫蛊之事,至今被圈禁在直郡王府里。    德妃和惠妃向来不和,自然不可能提醒她了。    成妃对惠妃,更是没有丝毫的好感。因为,大阿哥得势的时候,曾经当众拿老七的腿短,开过玩笑。    老七生下来,就腿短。在十分迷信的大清朝,正所谓不祥之兆也。    实话说,老皇帝若是更迷信一些,像民间的蠢夫愚妇一般,索性把残疾婴儿,扔进水缸里,也不是啥难事。    所谓虎毒不食子,老皇帝虽然没舍得杀子,但是,成妃戴佳氏就此失了宠。    成妃冷冷的想看惠妃的笑话,哼,叫你纵了儿子猖狂得意,等着挨今上小皇帝的收拾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妃嫔报仇,亦如是也!    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只是,成妃做梦都没有料到,就算是秦桧也有三五好友呢。    乾清宫的某位首领太监,曾经受过惠妃的恩惠,不忍见她倒霉,便趁着递帕子擦泪的机会,暗示了惠妃一下。    这么一来二去的,荣、成、德、惠这四妃,都跪到了后排。    唯有很不会做人的宜妃,兀自与庶妃色赫图氏,并排跪在了前列!    宫里的事儿,向来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但是,强热带风暴,已经转成了台风,宜妃正好处于风眼之上。    ps:昨天的三更,补齐了。票票很少了,码字无动力啊。    1、据顺治到宣统的皇帝原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书写格式为从右到左的三排,此为固定之诏书格式也,断句可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2、也可连读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3、还可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因为,大明会典和大清会典,皆未严格规定诏书的断句形式。    第950章 受气的小皇帝    所有人都看见了,宜妃公然和未来的皇太后,跪了个并排。    而其余的四妃,全都很规矩的跪到了后边。    但是,只有缺心眼,才敢跑去禀报给小皇帝。    这年头,没人是傻子。禀报了小皇帝,且不说宜妃会如何,告黑状的人,也绝对落不着好。    果然,等小皇帝过来哭灵的时候,迎面就见生母和宜妃,跪在了一起。    小皇帝立时楞住了,转瞬间,火冒三丈。    但是,小皇帝还是勉强压住了火气。    因为,宜妃的两个亲儿子,老五和老九,都是辅政王大臣。    皇位未稳的情况下,小皇帝有自知之明,老九倒也罢了,他确实惹不起老五。    全天下,可以收拾老五的人,除了慈康皇太后之外,也就只有玉柱了。    可是,据小皇帝的暗中观察,玉柱的话好象很少?    天家的孩子,六岁就很懂事了,更何况,小皇帝已经十岁了。    以前在上书房读书的时候,小皇帝其实也算是玉柱的学生。    因为,玉柱的兼职之中,一直有个名目:上书房总师傅。    而且,小皇帝和老二十的私交甚密。老二十的伴读,就是玉柱的嫡长子,轩玉。    正好,小皇帝登基之后,尚未大封宗室,一个计划油然而生。    “朕的二十哥呢?”小皇帝扭头问身边的太监们。    “回万岁爷,内命妇哭祭的时候,外男不得擅入。二十爷,只怕是在外头候着的吧?”贴身太监安小海,哈着腰禀了。    小皇帝想了想,就吩咐道:“等二十哥来哭祭的时候,记得来禀。”    “嗻。”    老五、老七、玉柱、马齐和张廷玉,扎堆在一起,对皇权的危险,实在是太大了!    站在小皇帝的根本利益考虑,必须分化瓦解他们之间的联盟。    当然了,小皇帝的心里更清楚了,掌握兵权,拥立之功最大的玉柱,应该是最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