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4节  (第1/2页)
    县衙里的差役们,有义务确保畅春园附近的良好治安环境。    嘿嘿,在宛平县衙的差役里边,安插几个眼线,这就完全不敏感了呀。    满朝皆党羽,有个球用?还不如关键性的位置上,站着自己人呢。    有文德纳的帮忙,玉柱处理公务得心应手,既快且好。    申时四刻,玉柱缓缓的起身,抬腿朝内阁公署的外面走去。    照朝廷的规矩,宗室诸王贝勒须由西华门出入,百官臣僚应由东华门进出。    玉柱既是奉恩镇国公,又是内阁首相,他当然可以随心所欲的就近选择了。    当玉柱出现在东华门时,门前的官员,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自清军入关以来,申时以内就下值的首相,也就是玉柱了!    “请中堂安。”    “拜见中堂。”    官员们纷纷垂首哈腰,退至东华门的两侧道旁,礼让玉柱先行。    玉柱迈着四方步,泰然自若的走到马车旁。    早有佟家的仆人搬来了长条凳,就搁在车辕的旁边。    在两个太监秦定和严林的搀扶下,玉柱登上了马车,钻入了车厢内。    直到玉柱的马车缓缓启动,原本退避三舍的官员们,这才长松了口气,该干嘛,接着干嘛。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是中和殿大学士乎?    马车离开了御街后,大管事胡彪快步跟在车厢外边,小声禀道:“爷,您今儿个进宫前,曾经吩咐过小的,晌午以后,要去靖逆侯府赴宴。”    胡彪不提醒,玉柱还真忘了。    所谓靖逆侯府赴宴,实际上,是去替靖逆侯府的刘氏,撑一撑场子。    没办法,上一回,刘氏使出浑身的解数,在榻上把玉柱伺候舒坦了。    只要女人服了软,不敢再闹腾了,男人总有心软的时候。    要不怎么说,任尔百炼精钢,亦须化作绕指柔呢?    刘氏缠得死紧,玉柱脑子一热,顺嘴答应了她的请求。    原因嘛,其实并不复杂。    靖逆侯府,经过了数代的传承,就和红楼梦里的荣国府一般,看似家大业大,富贵逼人。实际上,早就是外强中干、入不敷出的花架子了。    玉柱塞的银票,好说歹说,刘氏硬是不肯接。    不管怎么说,单就这份硬气的态度,就足以令人高看一眼了。    刘氏想自己赚钱,开一座银楼。    众所周知,开银楼这种买卖,主要是赚达官贵人们的银子。    若是玉柱在靖逆侯府露了面,哪怕他不说半个字,刘氏的银楼,也肯定是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玉柱本性好色,尤喜他人之妇的坏毛病,连老皇帝都装聋作哑,谁还敢多嘴多舌?    只是,天公不作美,玉柱的马车,刚刚驶出崇文门,就被御前副总管刘进忠骑马追上了。    “传皇上口谕,著玉柱畅春园见驾。”    唉,人算不如天算,老皇帝早就料到了玉柱会提前下值,特意安排了刘进忠来叫他过去。    玉柱无奈之下,只得扭头吩咐二管事刘武:“去崇文门监督衙门,请我义兄代为出面。”    “嗻。”刘武哈腰答应了,转身去找孙承运了。    京城的顶级权贵圈子里,谁不知道,孙承运就是玉柱的影子啊?    满京城打听打听,只要舍得砸银子,还有孙承运办不成的事儿?    实际上,这这种传言,纯属流言,完全没有事实依据。    主要是,孙承运收大钱之前,一律要先问玉柱的意思。    等玉柱点了头,孙承运再收钱办事。    只要孙承运收了钱的难事,都被办成了。时间一长,这信誉也就不是牛二,而是牛大了。    小道消息嘛,各取所需的添油加醋,在所难免。    一传十,十传百,演绎至今,倒把孙承运的地位,捧起老高。    老皇帝的耳目极其灵通,他自然知道这些传言了。    实话说,重臣贪财啊,好色啊,胡作非为啊,老皇帝不仅不在意,反而会乐观其成。    想当年,没有老皇帝的纵容,隆科多又怎么敢从岳父的怀里,抢走李四儿呢?    啥时候,玉柱被传成万家生佛,嗯哼,就该掉脑袋了!    玉柱赶到清溪书屋的时候,老皇帝的脚下,摊开了巨幅的西北军事舆图。    舆图这玩意,在大清朝属于是绝密核心的最高机密。    没有老皇帝的批准,擅自调取军事舆图,就是死罪。    “玉柱,罗刹国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老皇帝阴着一张老麻脸,宣布了不好的消息。    第885章 许你辅政王    康熙六十年,也就是公元1721年,罗刹国的军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